發布時間:2018-03-07 10:38:40 第一物流網

中國再次進入“兩會時間”,代表委員們的議案提案不出意外將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記者了解到,今年第一次當選政協委員的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帶來了一份關于打造現代流通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提案。
現代流通體系需要國家頂層設計
十九大報告指出,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為適應新時代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需要大力發展更加開放、高效、智能、綠色的高質量現代流通體系。而建設高質量現代流通體系,需要在消費端、供給端和流通環節做出全面升級。但由于流通主體數字化能力不足、基礎設施不適應新技術新業態發展,現行的流通體系仍面臨品質不高、發展不規范的問題,并且針對新技術催生出的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仍缺乏法律法規及管理措施的具體安排。
為推動建設高質量的現代流通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劉強東委員建議從國家層面做出頂層設計,大力推動流通領域數字化升級,發展新型商業基礎設施和品質化流通體系,加快適應新技術應用的制度創新,解決流通體系目前在技術能力、基礎設施、商業環境、法規制度等方面面臨的問題。
利用創新技術打造流通新業態
商務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網絡零售額增速為32.2%,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15%,比2016年提高2.4個百分點。而同期線下實體店零售額同比增長僅為7.6%,增速較2016年放緩0.9個百分點。新技術對提升商業流通效率作用明顯,而傳統商業在對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上還略顯不足。
此外,由于現有商業基礎設施主要基于傳統商業建立,在設施布局、物流規劃、倉儲設施用地等方面,未能充分考慮線上業務及線下新業態的發展,缺乏對電商倉儲等體現民生、高效、智能的新型物流中心的考慮,無法適應新型商業發展的需要。
劉強東委員認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將成為現代流通體系的核心能力。他建議一方面要積極發展電子商務、智慧門店等流通新業態,支持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無人科技等在流通領域的研發和應用。另一方面鼓勵互聯網企業發揮技術優勢,賦能傳統流通企業,推動“互聯網+流通”全面升級。
無人送貨飛機、無人配送車等智慧物流新技術新應用已經出現,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劉強東委員建議應積極研究建設面向智慧營銷、智慧物流、智慧供應鏈等功能的新型商業基礎設施,加大對傳統商業基礎設施的改造升級,鼓勵制造企業與流通企業利用新技術形成全鏈條高效協同;同時加快制度創新,為無人科技、金融科技等新技術新產品的進一步應用創造有利條件。
“品質流通”打造品質經濟
品質升級是消費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大力提倡品質消費,推動形成尊重品牌、注重質量的消費環境對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至關重要。
流通連接生產與消費,流通體系對消費者需求的洞察更加精準,與上游生產者的聯系和互動更加密切。流通環節能否把質量好關,事關供給端和需求端的質量。近年來,流通體系在促進消費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假冒偽劣、不正當競爭等問題仍長期困擾流通市場,嚴重影響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針對這種情況,劉強東委員建議相關部門開展“品質流通”行動,推動線上線下流通企業嚴把品質關,共同抵制侵犯知識產權和假冒偽劣商品。支持生產企業與流通企業聯動,深入推進“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戰略實施。此外,針對互聯網發展特點和存在的突出問題,他還建議加強立法、執法和標準體系建設,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推進高質量流通體系建設。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
- 醫藥工業“鏈”上數智化!7部門發文釋放新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