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用科技為“一帶一路”建設插上騰飛的翅膀

發布時間:2018-03-26 09:50:41 人民政協報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近代物理研究所成果轉化與產業處處長蔡曉紅建議,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加大科技支持的力量。

“古時的中國商賈不僅把絲綢、瓷器等帶到西域,更把絲織品技術、鑄鐵技術、農作物耕作技術傳播到了西域;從西域遠道而來的葡萄、石榴、胡桃、胡瓜等作物及栽種技術,也促進了我國農業的發展。應該說,古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貿易之路,更是一條科技、文化的交流融合之路。”蔡曉紅委員說。

“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涵蓋了中亞、南亞、西亞和歐洲部分地區,連接了亞洲和歐洲兩大經濟圈,包括60多個國家,是世界上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帶。然而,受多重因素影響,絲路沿途各國國情、自然地理條件、發展階段和科技水平差異較大。

蔡曉紅委員建議,建立政府—研究所—企業三位一體的科技合作平臺,集中力量挖掘對“一帶一路”建設有重要作用的成果項目,創新探索與高校、科研機構、政府等的協同創新與產業化模式。集中資金、人才、產業、裝備、信息等優勢,在沿線國家重點布局建設一批以高科技為支持、以綠色有機為特色的農業園區,以技術作支撐,開展農業研發合作、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綠色農業推廣、農業產業規模化經營等業務。沿“一帶一路”布局重離子特色應用產業,開拓科技、健康、文化、現代農業、交流和商貿之路,打造科技創新“重離子之路”。要借助亞投行、政策性銀行等金融機構,推進沿線國家科技金融合作,引導資金注入沿線國家的科技開發領域,以科技創新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