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3-26 10:28:51 信息時報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無人零售是大勢所趨,在經歷了近一年的發展后,將會在2018年迎來更多落地。不過,這被業界看好的無人零售在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政策、場地及成本等多方面的挑戰。“經過過去一年的發展,無人零售其實也有很多‘坑’。”廣州逗號智能零售CEO馮新宇向記者表示,目前無人零售發展面臨的主要是政策問題、場地獲取問題以及實際運營成本問題。馮新宇認為,以前炒得很熱,所以可能很多問題都被掩蓋了。但在新的一年里,預計越來越多的問題將會浮現。
A 政策還不明朗 暫未有明確監管政策
在馮新宇看來,無人零售在政策上還是一個空白領域,目前沒有明確的監管政策,也就意味著有很大的風險,比如在遭到舉報后可能被物業取締,或者被城管取締等等。記者梳理發現,去年9月底,繽果盒子在上海首批落地的店面就因其“盒子型”的無人便利店而遭遇政策風險,最后只好關閉。
“一般我們駐點成功,就表示已與當地相關部門取得溝通并同意了,當前社區無人便利店我們基本上放置在產業園或者眾創空間及大型小區內,進駐前都已經和管委會或者物業簽署過點位落地協議,所以不存在被物業取締的情況。”無人自助零售品牌運營公司杭州黑石機器人運營副總裁章忠淳向記者表示,當前整個盒子類的無人便利店政策上確實還不明朗,各省市管理部門目前也還在研究中,所以政策風險依然存在。不過,他認為當前相關行業協會已經在與相關部門溝通中,應該在不久的將來會有一個明確規范。
“e樂飲”創始人沈中波也表示,目前政策上還沒有明確的監管,自動售貨機等項目也不知道該對接哪個政府部門,向誰報備。另外,“食品監管部門對需要進行‘二次加工’的熟食、鮮飲等自動售貨機所涉及的食品安全、機器清洗維護等也不夠明朗,沒有明確要求。”沈中波說。
阿里“口碑”無人智慧餐廳項目負責人鄭震濱也認為,鑒于食品的特殊性,無人餐飲也面臨衛生、安全、成本方面等一系列現實挑戰。據他觀察,去年年末,上海街頭和商務樓內出現的“無人面館”被當地主管部門叫停,原因就是因為涉及現場餐飲的制作環節,但機器人并不持有健康證等,目前政策還行不通。“目前口碑正在布局的餐飲新零售,半成品零售想要解決的也就是這個問題,把大眾消費菜品變成標準流程的、安全可靠的可流通商品。”
B 場地競爭激烈 位置不好直接影響經營
其次是場地獲得非常困難。馮新宇告訴記者,目前批量獲取可用場地基本不可能,而一個個去談的話,不僅進度慢,成本也很高。“對于無人便利店來說,位置還是很重要,場地位置不好,也會直接影響經營收入。”
據了解,寫字樓、大型小區等是不少無人便利店的地址首選。“一要看人流量是否足夠大,如火車站、大型商場等;二要看人流的逗留時間長短,有人等時間的地方,成交率還是很高的;三要注意周圍環境和使用對象,比如勞動型密集工廠或者創業園區,一般來說這類公司人員多,上下班集中,單靠小店是很難滿足人們的飲料需求的,這時候自動售貨機就能派上用場了。”章忠淳告訴記者。
而學校、工廠、醫院等場所是自動售貨機的運營首選。無人咖啡機“e樂飲”創始人沈中波告訴記者,他們在醫院場景的銷售業績會更好,單機日均可銷售60杯,月銷售額在2萬元左右,但好的點位大家都會去搶,競爭也就變得很激烈。另外在寫字樓等場所中,租金也寸土寸金(一般在2000元/平米/月以上),不太能做到收支平衡。
C 運營成本高昂 完全的“無人”零售行不通
“還有一個是運營成本,這個和采用的技術、點位數量、人員團隊都有關系。”馮新宇表示,現在的無人零售大多數用的還是RFID方案,它的硬件成本和后臺增加的人工成本非常龐大。“完全的‘無人’零售是行不通的,因為很多業態,很多地方,人是不可能全部去掉的。”
王牧牧告訴記者,EasyGo開一家新店的成本在8萬~10萬,主要開支是網絡費用和電費。徐鷹則表示,開一家新店的成本包括場地租金(具體金額因場地情況而異)、機器設備及裝修約15萬元,人力成本包括補貨、清潔、技術運維等約2000元/月/店,能耗雜費約3000元/月/店。
而針對自動售貨機來說,其成本也不低。沈中波認為,自動售貨機也是一個重資產項目,以一臺機器3萬元為例,若想鋪設100臺就需要300萬元,這還只是機器購買成本。“雖然說的是無人售貨機,但不是真的無人。”他表示,日常的補貨、機器維護等還是需要一定的人力成本。
章忠淳向記者表示,目前經營情況并不是非常理想,因為無人零售店缺乏情感的交流,不像有營業員的門店顯得更加溫馨。尤其是社區類的落地場景,居民更喜歡去邊上小賣部或者大型商超購物,還有的原因是因為居民并沒有使用微信支付寶的良好習慣,當前的措施也是在無人門店提高日化用品的比率。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