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3-28 11:50:15 北京商報

消費升級趨勢之下,鮮花電商一直被視為增量市場,但從業者已經意識到流量自然增速趨于放緩。FLOWERPLUS花加(以下簡稱“花加”)COO卓凡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專訪時稱,在相對趨于穩定增長的市場階段,花加將通過增加新品和觸達方式,擴展圈層,并在現有的一二線城市基礎上逐漸下沉拓展三四線城市。在卓凡看來,穩定消費端流量是鮮花電商可以對供應鏈端進行把控的基礎,才能讓企業從消費端反向深入到供應端,制定相應的種植、采摘以及訂購計劃等。從供應端到消費端的精耕細作,成為鮮花電商企業的共同舉措。
行業進入調整期
經過三年多的市場教育和辦公室的口碑傳播,鮮花電商的流量自然增速趨于緩和。卓凡直言,日常鮮花作為細分市場經過爆發式增長后,目前處于相對穩定的調整期。在這個階段,花加將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修內功”方面。
實際上,鮮花電商企業在前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與資金管理供應鏈,流量主要依靠自然增長。當鮮花電商打開消費者對生活鮮花的認知,用一杯咖啡價格購買一周鮮花的理念“走紅“后,流量自然增速呈現幾何級,隨著消費市場進入調整狀態,花加將繼續深耕供應鏈,以保證品質的穩定,并通過更多的場景、形式、渠道激發新用戶,強化忠實用戶的黏性。行業已處于消費者對鮮花慢慢接受和認可的狀態,穩定老用戶刺激新用戶,產品迭代和市場推廣成為企業的并行之舉。據卓凡介紹,目前花加累計注冊用戶已經接近千萬,挖掘潛在的消費群體成為繼續發展的關鍵。今年花加會對用戶布局進行調整,擴展不同的圈層,在穩固對一二線城市占有率的同時,拓展三四線城市。
穩定需求確保供給端
“后端供應鏈特別重。”當北京商報記者問起卓凡在加入花加3個多月的時間里,對鮮花電商市場感觸最深的一點是什么時,卓凡脫口而出,而這句話也在卓凡與記者的交談中不斷出現。在卓凡看來,鮮花電商不僅僅扮演著鮮花售賣的角色,而且是對傳統鮮花市場進行的一場顛覆,這種顛覆就是對鮮花市場的供應鏈現狀進行改變。
在傳統鮮花交易市場中,消費端需求處于極不穩定的狀態,農戶、拍市、企業等難以提前預估批發鮮花的需求,導致供應端與消費端難以在產銷、種植規劃方面配合。受困于傳統鮮花市場供需難以平衡的短板,鮮花電商采用的訂閱模式就成為穩定消費端需求的重要舉措。卓凡強調,鮮花電商首先要解決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布局供應鏈的本質取決于前端的訂單,穩定需求量才能對供應端進行布局,提前預估、采購和種植。
隨著用戶數量激增,壓縮成本和提升供應鏈時效性的要求,促使花加從供應端向更為上游的產業端延伸,打掉復雜的中間環節,直接與花農對接。
集約化管理降低耗損
當鮮花電商行業進入調整期,亟須企業精耕細作。數據顯示,花加單日最高銷售額超2000萬元,月均銷售額過7000萬元,月均訂單在35萬單以上。面對持續增長的體量,卓凡稱花加將強化集約化管理,提升效率,降低耗損率。
為實現集約化管理,花加已經開始將部分生產功能從六大倉前置到云南總倉。現階段,花加云南總倉負責采摘、分裝環節,遍布在各地的生產倉負責打包捆扎,及對花材進行預處理。卓凡透露,預計今年4月,花加云南總倉會完成升級改造,花材的預處理將在總倉完成,減少六大倉的生產壓力,縮短鮮花的預處理時間以降低耗損。
在干線運輸環節,鮮花電商也推動了傳統鮮花行業的革新。據了解,為了降低鮮花運輸損耗,花加環保周轉箱替代原有的紙箱,目前已經申請專利技術。該周轉箱由環保材質的拼接板組成,有著極強的咬合力和支撐力,不再需要鮮花依靠自身的張力進行支撐,降低花材在干線運輸中的損耗。在最后一公里,花加將末端配送時間從現有的3小時縮短至1小時,用提效對抗配送不穩定性帶來的品質問題。
同時,消費端的布局也將更為細致。花加在擴大消費圈層時將面臨不同的需求,花加將擴展入口的品類,在花材、價格、搭配、客單價以及頻次等眾多維度實現差異化。“花加還將對現有的消費者進行區隔,精準用戶畫像,分析消費者購買心理,以此保證流量的黏性與穩定。”卓凡解釋稱。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