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農村電商想解決什么問題?該怎么做?

發布時間:2018-04-04 09:57:24 中國農業網

2014年農村電商悄然興起,在廣袤的農村大地上掀起了一場新革命。農村電商雖然取得了大家有目共睹的進展,但是也存在著許多問題。時至今日,農村電商依然在路上。農村電商就是指用電商渠道打通農村市場。一方面,指的是消費品、工業品下鄉,稱之為下行;另一方面,指的是農產品進城,即上行,最終實現城鄉雙向流通,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農村電商發生了怎樣的流變?

 

農村電商從2014年才正式興起,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農村電商已經發生多次流變,面貌與初期大有不同。粗略算來,農村電商大體經歷了七次流變:

 

第1次流變

 

小荷才露尖尖角——從城市向農村的探望

 

這一時段大致在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此階段實際上是農村電商的前傳,城市中燒得火熱的電商大戰開始試探性地向農村延伸。

 

第2次流變

 

風雨欲來風滿樓——農村電商開始刷墻大戰

 

這一時段大致在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此期間,先后有60多家互聯網公司不約而同地來到農村刷墻。刷墻的標語也是五花八門,較為熟悉的有“生活要想好,趕緊上淘寶”“發家致富靠勞動,勤儉持家靠京東”等。大家都看到了農村未來的電商市場前景,刷墻就是一種摩拳擦掌。

 

第3次流變

 

城頭變幻大王旗——農村電商戰略紛紛出爐。

 

這一時段大致在2014年6月到2014年12月。期間,農村電商“大事件”緊鑼密鼓發生。

 

2014年6月:京東舉行“大篷車百城行”巡展活動,正式向縣域拓展業務。

 

2014年8月:商務部會同財政部在8個省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試點,安排中央資金48億元,支持256個示范縣發展農村電子商務。

 

2014年10月:阿里巴巴“千縣萬村”計劃出爐。

 

2014年12月:蘇寧宣布在縣以下建設10000家蘇寧易購服務站。

 

……

 

政策的春風以及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的“三國演義”,迅速“吹皺”了農村電商的“春水”,各類農村電商平臺紛紛宣布成立。

 

第4次流變

 

千里鶯啼綠映紅——電商下鄉你追我趕

 

這一時段大致在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此期間,各大電商平臺掀起了在農村縣鄉站點建設的高潮,其緊張程度不亞于美蘇爭霸,每一天都可以看到各大電商平臺縣鄉站點建設的最新數字,猶如奧運會金牌榜一般在瞬息萬變。

 

第5次流變

 

你方唱罷我登場——電商扶貧逐漸成為各大農村電商的主題

 

這一時段大致從2015年5月開始,一直持續至今。期間,各大電商平臺的農村爭奪戰繼續延續,但熱度明顯下降。電商扶貧接過了電商下鄉的接力棒,繼續引領農村電商前行。

 

第6次流變

 

前度劉郎今又來——農村也趕上了新零售的風口

 

這一時段大致也從2017年4月開始,一直持續至今。期間,電商向農村線下門店的滲透,大有“前度劉郎今又來”的感覺,只是內核已經變成了“互聯網+”,農村電商從此進入線上線下一體的新階段。

 

 

農村電商想要解決什么問題?

 

雖然在幾年的時間里,農村電商發生了多次的流變,但是無論哪一次流變,農村電商工作都沒有離開“農產品上行”這一焦點。

 

提到這里,小農菌想到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其播出的內容中不乏各類優質農產品,并且大多數情況下,越是偏僻邊遠之處的農產品越是優。

 

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的農村大地從不缺乏質量上乘的農產品。當然,當地政府也意識到,要想富民強縣,更重要的,是要將當地豐富的農產品賣出去。

 

也正因如此,各大電商平臺,都竭盡全力解決農產品上行問題。春節期間,農村淘寶還特意推出“年貨節”,就是希望闖出一條新路子。因此,發展農村電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最想解決的難題是:農產品上行。

 

 

是什么阻礙了農產品上行?

 

毋庸置疑,農產品上行是農村電商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多年時間下來,農產品的上行仍然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農產品滯銷、農戶虧損的新聞仍然是層出不窮。那么,到底是什么阻止了農產品上行,影響了農村電商的發展?

 

1. 食品安全問題層出

 

大多數的農產品都是食品,由于“三聚氰胺”、“地溝油”等食品安全事故頻出,導致國人對國內食品缺乏信心和安全感,信任感嚴重缺失。

 

2. 農產品運輸成本高

 

農產品大多價值低,運輸成本高,通常超過商品成本的100%甚至更多,這就導致95%的農產品電商平臺處于持續虧損狀態,一旦錢燒光,接下來就是倒閉。而電商平臺的倒閉,也阻礙了農產品上行的步伐。

 

3. 農產品標準化程度低

 

很多優質的農產品無法形成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程度低,缺乏品牌化運營的基礎,導致價格波動大,很多時候優質無優價。這也是很多菜農寧肯蔬菜爛在地里做肥料,也不愿意拿出來賣的原因。如果雇人收割和打捆,一斤菜的成本或比當時的市場價還高。

 

4. 農村信息化技術薄弱

 

農產品上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借助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化技術,然而現實情況是,縣域里掌握電商核心知識和技術的人才極度匱乏,農民自身素質不夠,而高素質的電商人才又不愿深入農村。

 

以上只是小農菌總結的幾個原因,我想在實際的運營過程中,還有多種多樣看似簡單而又復雜的問題制約著農產品上行。

 

 

怎樣解決農村電商上行的困境?

 

1. 解決“上行”問題需建設生態體系

 

縣域里有很好的優質產品,但農產品上行不是開幾家網店就能解決的。農產品成為好商品,還需要一系列的生態體系建設,比如品質控制、溯源技術應用、品牌打造、包裝設計提升等等方面。這不是某個公司、某個人能完成,需要政府、企業、個人、配套設施建設多方面發力。

 

2. 有效“上行”需要千軍萬馬

 

當前,電商環境正處于劇變過程中,移動互聯網的崛起,競爭空前激烈。而農產品都具有很強的季節性、區域性。從國內縣域電商發展得比較好的地方來看,都是有著群體性優勢,即在當地政府、龍頭企業的引領下,更多人、更多機構參與銷售,才能賣出規模、賣出影響力。

 

3. “上行”需要從賣產品走向賣服務、賣生活

 

通過互聯網手段賣產品,尤其是單品,無法回避激烈的價格競爭。單純的賣產品很艱難。因此,需要轉變思維,從賣產品走向賣服務、賣生活。比如賣食療配方、賣情懷、賣故事、賣功能組合等,提升競爭力。

 

4. “上行”必須走向全網、多屏、跨平臺

 

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農產品上行必須基于這一趨勢,做整體的分銷渠道搭建,用現在流行的一句話來說,就是全網、多屏、跨平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進行分銷。

 

5. “上行”產品品質保證第一位

 

農產品上行第一件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規模化和品牌化問題,只有有效的整合資源,做輕量化的現有資源重置,走品牌化路線,才能提高產品溢價,可持續發展。

 

6. 發展農村電商需要有力的領導者

 

中國的農村村長一般年齡偏大,無法掌握當下的信息和工具,導致發展困難,而大學生村官卻可以避開這一問題。因此,發展農村電商需要思想年輕,有干勁的領導者。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