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4-17 09:13:23 中國技術市場報

隨著未來汽車飽和度進一步加大,傳統地面運輸將受到越來越多的制約,打造高效、快速的物流體系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近些年,物流行業十分熱衷無人機配送。
資料顯示,早在2012年順豐就提出無人機物流的設想,希望通過“大型有人運輸機+支線大型無人機+末端小型無人機”的三段式空運鏈條,實現36小時通達全國的物流網絡。2月5日,京東在西安獲民航西北地區管理局授牌“陜西省無人機航空物流多式聯運創新試點”。此前,京東已經獲得陜西省頒發的覆蓋該省全境的無人機空域書面批文。市場預計,京東很可能是繼順豐后最有望獲得許可證的企業。2017年10月,菜鳥網絡公開進行無人機群組試驗,滿載6箱貨品,耗時9分鐘,飛越近5公里的海峽,為農村淘寶提供物流服務。
盡管市場鏖戰正酣,但民用無人機在物流領域的商業化進程還處在探索階段。日前,俄羅斯郵政一架測試無人機在偏僻區域運送一個2公斤的包裹時從高空墜落,再度引發人們對物流無人機安全性的擔憂。
如何將無人機的事故風險概率控制在合理范圍?業內人士表示,一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做到有法可依,引導行業安全有序發展。另一方面,要加強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培養,提高無人機的智能化水平與避讓能力。
物流無人機行業的特殊性,讓監管層制定法律法規及行政規章更加審慎。4月9日,民航局官網發布《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經營性飛行活動管理辦法(暫行)》,6月1日起實施。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注意到,該辦法規范了無人駕駛航空器從事經營性通用航空飛行活動的準入和監管要求,但僅適用最大空機重量為250克以上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開展航空噴灑、航空攝影、空中拍照、表演飛行等作業類和培訓類的經營項目,不包括載貨類。
民航局運輸司有關負責人解讀政策時表示,由于無人駕駛航空器從事通用航空的情形比較復雜,安全風險等級不同,并且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為了滿足載貨類無人駕駛航空器經營活動的實際需要,民航局于去年8月和12月分別專門批復了江西和陜西兩個無人駕駛航空器從事物流配送的運營試點,旨在探索出符合無人駕駛航空器運行特點的、有針對性的管理模式和運營標準,及時總結試點經驗,加快制定相關運營和安全管控標準,固化試點成果,輸出中國標準和管理模式。同時啟動相關立法,完善無人駕駛航空器管理的法律法規體系,“屆時,我們會評估載貨類無人駕駛航空器與《辦法》相關條款的匹配度,決定是否在同一部規章中予以規范。”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