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4-20 10:05:26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4月19日電(記者呂夢琦、趙宇飛、徐揚)在中國山城重慶和歐洲最大內陸港德國杜伊斯堡之間1萬多公里鐵路線上,每天都能看到拉著數十個藍色集裝箱的中歐班列急速飛馳。它們滿載各種商品,讓兩個陌生的城市互通有無。
由此帶來的快捷讓重慶車迷吳曦印象深刻。他在當地訂購了一輛新款進口寶馬轎車。很快,這輛車就在杜伊斯堡被裝進“渝新歐”專列40英尺的集裝箱內運往重慶,并在10天后交到他手中。
“這讓人難以置信,以前至少要等兩個月。”吳曦說。
在另一端杜伊斯堡最大的DIT貨運場站,職員艾米麗·埃克斯萊本則感嘆中國人帶來的繁忙景象——印有“中歐班列”字樣的箱體在這里堆積如山,大型設備疲于裝卸起運。
“我們的業務在激增,有三分之一和中國相關,貨場已經擁擠起來,連門前的公路也經常被堵住。”艾米麗說。
DIT已經新購買了一塊占地面積達20萬平方米的土地,準備擴容。過去4年,駛進DIT的中歐班列從每周七八趟增加到了現在的25趟。
“一帶一路”所連接起來的“經濟圈”遠遠超出了重慶和杜伊斯堡兩個城市的范圍,正在為世界經濟發展釋放更多“紅利”。
“這開辟了新的全球貿易通道,在給沿線國家帶來大量投資的同時,也給它們提供了更多參與全球經濟的機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張永軍說。
目前,已有80多個國家及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了合作協議。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12日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貿易投資論壇上透露,2013年至2017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累計超過5萬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超過700億美元。
中國鐵路總公司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已突破7600列,將中國43個城市與歐洲13個國家的41個城市緊緊連在一起。
這種改變帶來的效果可以從德國漢宏物流公司的發展中得到印證。5年前,這家公司剛開始做中歐班列業務時,不少德國企業的管理者只是站在一邊搖頭觀望。但在“一帶一路”引領下,現在一切都變得不同。
數據顯示,漢宏物流去年通過鐵路從歐洲往中國運送了約16萬噸貨物。杜伊斯堡港去年的貨物吞吐量更是猛增了30%,是德國港口中增長最快的。僅在物流領域,中歐班列就給杜伊斯堡創造了6000多個就業崗位。
“中歐班列把歐亞大陸串聯在一起,真正實現了多贏。”杜伊斯堡市中國事務專員約翰內斯·普夫盧格說。
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宣言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政府都在努力地走出去“交朋友”。
一直被認為經濟比較封閉的山西去年也開通了中歐班列。這個工業由煤炭主導的資源大省連續3年開展了“品牌絲路行”活動,組織450家企業到歐亞10余個國家尋求經濟合作。
“去年,山西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額則同比增長了21.7%。”山西省商務廳對外貿易處處長李國榮說。
中國商務部去年5月份表示,未來5年中國仍將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口2萬億美元的商品,對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將達1500億美元。
這帶動了更多國家主動參與“一帶一路”經濟圈。
正在推進建設包括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在內的六大經濟走廊,未來將形成一個更加廣闊而密切的區域經濟圈。
廣袤的非洲大地上,越來越多國家也開始分享“一帶一路”帶來的紅利。在肯尼亞,僅蒙內鐵路就直接創造了4.6萬個工作崗位,不僅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發展,更激活了東非商業版圖。
而在整個非洲,中國目前已建成20多個經濟區,并正在籌建更多新型園區。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與非洲國家進出口增長了12.4%。
泰國華人張楊也清晰地感受到了“一帶一路”帶來的變化。他說,中國電商正改變著泰國人的生活,現在泰國每個711便利店都能使用中國的微信支付,中國商品物美價廉,應有盡有。
“‘一帶一路’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機遇,它讓各國的經濟聯系更加緊密,推動了地區一體化和新的全球化進程,讓所有參與國得以共享發展成果。”張永軍說。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