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4-23 21:08:37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蘇寧物流在南京舉行了綠色包裝實驗室成立發布會。包括ISTA中國理事會、中國包裝聯合會用戶委員會、北京一撕得物流技術有限公司、灰度環保科技等在內的多家物流包裝行業組織和企業出席,共同見證了蘇寧物流綠色包裝實驗室的成立。會上蘇寧物流宣布,到2020年,綠色包裝實驗室將聯合合作伙伴,最低投放20億個綠色包裝產品。同時,蘇寧物流宣布首屆“綠色共享”包裝設計大賽正式啟動,100萬元重獎優秀者。
圖片說明:與會嘉賓共同見證蘇寧物流綠色包裝實驗室成立
物流業高速發展凸顯環境問題
國家郵政局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完成401億件,同比增長28%,連續四年穩居世界第一,包裹快遞量超過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在快遞垃圾尚未建立起全面回收系統的情況下,過度包裝、包裝的循環利用率低下、快遞垃圾泛濫、資源損耗和環境污染等問題已經越發凸顯。
根據國家郵政局權威發布的《2017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快遞共消耗約32億條編織袋、約68億個塑料袋、37億個包裝箱以及3.3億卷膠帶。如果按業內每個包裝箱0.2公斤的通常標準保守計算,2017年,401億件快遞至少產生超過801.2萬噸的垃圾。
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紙箱、膠帶、填充物、塑料袋等各種快遞的包裝物也讓人不勝其煩。有時候明明只買一個很小東西,商家卻寄過來一個很大的紙箱;有時面對寄來的大量塑料填充物,明知不夠環保,卻只有扔掉沒法更好地處理;有時候為了便于退換貨,購買大件商品以后還要在家里騰出一大塊地方來擺放空的紙箱。因此,“減量化、可循環、可降解”也正逐漸成為全社會對于快遞包裝發展的期待。
圖片說明:蘇寧物流研究院副院長孟雷平介紹實驗室發展戰略
主打“綠色+智能”,蘇寧要做行業共享式解決方案
“綠色物流、輕簡生活”是蘇寧物流一直以來的主張,成立綠色包裝實驗室正源自其長期在綠色環保道路上的探索和沉淀。這既是對外界展示繼續探索綠色物流的動力,同時也是在肩負起保護環境回饋社會的艱巨責任。
在發布會上,蘇寧物流研究院副院長孟雷平表示,根據規劃,蘇寧物流綠色包裝實驗室的工作重點是:通過包裝結構、包裝形式、包裹方式的創新研究,減少或降低紙箱、緩沖材料、紙質面單的使用量,從而實現降本增效;同時,通過使用可循環、可回收利用的新型包裝容器,以及對這些包裝材料的反復利用,減少對紙箱、膠帶等材料的使用和浪費,從而實現綠色環保。
蘇寧物流將通過新技術、新材料的引進、聯合研發、自主研發,將新型包裝設備與蘇寧物流包裝環節有機結合,形成一個“場景測試、數據反饋、推廣應用”的標準化流程,在大面積應用后,提高全流程自動化水平、提高包裝作業效率、降低包裝材料損耗。
更重要的是蘇寧物流將通過研究行業內包裝管理新技術、新方案,解決蘇寧物流包裝材料標準化、包裝容器標準化、包裝技術標準化、包裝管理標準化的問題;通過規范整個包裝供應鏈網絡,整合資源,優化設計,來提高用戶體驗,降本增效,節能環保。
推動行業標準制定,建立綠色共享平臺
今年兩會期間,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就聚焦快遞污染痛點提出,應盡快完善法律法規,大力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行動。在張近東看來,快遞業綠色包裝是一項系統工程,從綠色循環產品的使用,到包裝回收體系的建立,以及快遞包裝耗材的減量化,不僅需要政府、企業的“聯姻”,也需要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深植綠色理念。
蘇寧物流綠色包裝實驗室將重點發展綠色包裝、安全包裝,大力倡導適度包裝,全力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循環利用、持續發展的物流包裝產業格局。同時,蘇寧物流還會組織開展包裝基礎標準、包裝專業標準以及產品包裝標準的系統研究,積極參與修訂和完善國家、行業、企業多元化包裝標準,形成相關性、集合性、操作性強的標準體系。
在此基礎上,蘇寧物流承諾,通過專業的評估和測試,滿足目前輕量化、可循環、可降解的需求,蘇寧物流將提供第一批訂單采購,率先在蘇寧物流進行全流程的場景應用,并聯合進行數據收集、客戶體驗、效率評估等關鍵問題的分析。
蘇寧物流還向行業1000家合作伙伴發出邀請,共同開展綠色包裝的探索,梳理目前快遞包裝整個流程存在的痛點;針對性對行業標準、應用方式進行改進;與國內各大高校的包裝專業通力合作,致力于新材料、新技術、新方案的研發,持續推進電商物流包裝方案的改進。
圖片說明:現場展示的蘇寧物流綠色包裝產品引來觀眾圍觀
啟動首屆“綠色共享”包裝設計大賽,百萬重獎優秀創意
在這次的發布會上,蘇寧物流還重磅推出了首屆“綠色共享”包裝設計大賽,面向包裝行業生產企業專業人士,設計機構專業人士,高校學生以及對環保有責任擔當的社會人士,并拿出100萬元重獎優秀案例和個人。此次包裝設計大賽的主題定為“綠色共享,美麗地球”,旨在促進電商物流包裝的循環利用以及綠色可持續發展,加強國民綠色意識,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提升全民環保共識和覺悟。
根據發布會上提供的消息,首屆“綠色共享”包裝設計大賽將設立綠色創新獎、綠色循環獎、綠色智能獎等多個獎項。其中“綠色創新獎”是通過包裝結構、包裝形式、包裹方式、新材料應用等方式減少電商包裝紙箱、塑料袋、填充物的使用量,實現輕量化、可降解的目標;“綠色循環獎”是用以獎勵可循環使用的包裝容器的研發、二次使用的新創意、循環包裝回收的快遞柜的設計以及循環回收運行體系、共享包裝的管理方案和商業模式;還有就是“綠色智能獎”,評價重點在于通過自動化包裝技術、機器人技術、系統集成應用和人工智能等,提高全流程自動化水平、提高包裝作業效率,降低包裝材料的使用量。
蘇寧物流不僅為獲獎作品提供實踐應用的機會,同時獲獎的企業和個人還可以成為蘇寧物流研究院包裝實驗室合作企業或合作專家,獲獎的高校學生將進入蘇寧物流研究院實習,同時優秀者免試入職蘇寧物流。
從共享快遞盒到零膠紙箱,蘇寧物流綠色探索不停步
作為電商領域規模最大的自營物流企業,蘇寧物流一直致力于綠色物流的多方面創新嘗試。去年4月蘇寧物流率先推出“共享快遞盒”,首次推出一種可以循環使用的周轉箱,替代普通紙箱,不使用任何膠帶,快遞員在“最后一公里”配送實現回收再利用,這種行業獨創的創新模式為快遞變“綠”提供了一個正確的打開方式。
去年12月,蘇寧綠色物流繼續出招,推出一款零膠紙箱,完全借助結構學原理,摒棄封箱膠帶,用戶就跟打開一瓶可樂一樣,兩個動作即可完成秒開。零膠紙箱兩端各設置了牢固的一次性“環保封箱扣”,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商品的隱私與安全,并且由環保材料制作,可以實現自然降解,真正做到對自然環境的零污染零破壞。
如果說循環再利用是快遞行業綠色包裝的未來,與智能自動化結合的綠色包裝產品更是值得整個物流行業突破的重要方向。今年4月,蘇寧物流在武漢地區上線的氣泡袋包裝自動化設備,不僅可以完成自動打包,更有意義的是,相比傳統包裝箱,氣泡袋將可以減少42%的不可降解材料的消耗,從而實現減量化環保的目的。
據孟雷平介紹,2017年蘇寧物流一系列環保舉措,節約1200萬的電商成本;通過數據測算,至少減少了約28%的白色污染。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