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4-26 10:26:02 市場信息網

食材B2B平臺多成立于2014、2015兩年,如2014年成立的美菜,2015年成立的有菜。2016年,外賣行業的C端戰成一片紅海,轉戰B端成了當年餐飲O2O的新趨勢。在餓了么上線“有菜”殺入B端后,美團的2B業務“快驢”也隨之上線。這一后臺系統為美團外賣商家提供財務對賬、商品管理等服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為美團外賣商家提供食材、一次性用品、酒水飲料等進貨服務的“快驢進貨”。
由此來看,美團布局供應鏈端早有打算。然而,美團雖較早就涉入餐飲B2B,上線了快驢商家后臺系統,但眾所周知,由于中餐涉及的食材及調味品多且雜,導致餐飲行業的供應鏈十分冗長,中間的利益關系也十分復雜,整合供應鏈的難度也非常大,因此這塊大蛋糕一直是眾多企業集團嚴防死守和拼命搶占的。
與餓了么相比,美團的劣勢明顯,沒有自己的供應鏈和冷鏈倉配的能力一直是美團的短板所在。雖然去年已經在進行補足,低調完成了與亞食聯的控股,后者為海鮮供應鏈亞洲漁港旗下全資子公司,主打食材B2B模式,亞洲漁港是國內最大的海鮮供應鏈企業之一,擁有完整的供應鏈系統,包括冷鏈倉配能力、覆蓋全國的干線物流體系、立多個大型中轉倉與數十個城市的基地倉,構建遍布百余個城市的冷鏈網絡。
但這并不足以彌補美團的短板,阿里能夠借助菜鳥網絡搭建快消B2B零售通,進軍餐飲B2B并不是什么難事,餓了么本來就有一個”有菜”的平臺,再加上阿里系易果安鮮達、極鮮網,以及天貓國際、盒馬鮮生的供應鏈與直采,以及盒馬鮮生的支持,實力不可小覷。
2017年是一個供應鏈大年,縱觀食材供應鏈市場,可謂拼得火熱。有關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餐飲業消費額接近3.9萬億,而2017年這一數值已經接近1萬億。食材供應鏈市場因此成了很多大企業集團垂涎的肥肉。
食材供應鏈服務屬于餐飲后端,它與金融服務(貸款服務)兩塊合力,旨在為餐廳解決食材供應、資金流轉問題。供應鏈服務目前仍處于藍海市場,除個別供應商構建起專業化解決方案之外,整體發展仍較緩慢,這也是眾多大企業集團盯住這一領域不放的原因。從2014年,一大批做農產品后端流通的互聯網公司圍繞供應鏈動作不斷,但經歷一年的激烈競爭后,大部分團隊失利出局,這個領域似乎唯獨美菜在短短1年時間內從一眾公司中嶄露頭角,迅速在全國30個主要城市駐扎并展開業務。
據了解,美菜的運作模式是“互聯網+農業”基本思路,用互聯網信息將農村千家萬戶的農產品與城市千萬中小餐廳連在一起。每天下午,各餐廳只需將第二天所需蔬菜、肉蛋、米面、糧油等在美菜網上下單,次日清晨,貨物即可送到餐廳。美菜以其基于“自建農產品貿易平臺+高效供應鏈+打通兩端”的O2O+B2B模式,通過高效冷鏈物流網絡做中間基礎,一端鏈接著八億農民和一億農場,一端連接著1000萬家商戶和13億消費者,從而把砍去中間環節擠出來的利潤空間讓利給農業合作社、農民,和數以千萬計的。經過近三四年的累積,美菜的食材供應鏈已覆蓋了全國近100個城市,通過自建物流美鮮送團隊,日處理包裹數超過了200萬個,每天發車8000輛,累計服務近200萬家餐廳。也就是說在餐飲行業上游,美菜已積累并創造了自己的規模。據悉,美菜立足大數據先行優勢,可以為不同客戶提供不同的定制化服務,以此提升客戶體驗。在供應鏈上游,還建立了自有品牌,以此獲得品牌溢價,能快速消除無品牌產品,帶來品牌效應,實現“有質量的增長”目標。可見美菜在這三年在上游做足了功夫。
而美團自與大眾點評合并后掌握了多數餐飲下游的資源,因此搶占食材供應上游不是不可能,且因在餐飲B端的優勢,如果做好,對于美團來說也不是不可能。
但自從阿里孵化出新零售項目盒馬鮮生打響線下生鮮超市的第一槍后,各家電商品牌也跟著推出自己的新零售項目,如永輝超級物種、京東7FRESH,蘇寧蘇鮮生等。美團也隨之入局,其掌魚生鮮超市一經推出,就從未停止被業界拿來與盒馬鮮生作比較。因為盒馬鮮生可作為有菜的供應鏈和直采,業內人士也因此認為美團的“掌魚生鮮”也可為其供應平臺做支持。
但掌魚生鮮的模式似乎也并未跑通,目前仍只有一家門店。在互聯網周刊與eNet研究院今年年初所做的一項2017年最受歡迎的生鮮超市排行中,掌魚生鮮位列末位。掌魚生鮮賣場冷清不受歡迎,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缺少經營特色,基礎經營能力存在不足,與其它生鮮超市不同,海鮮水產大部分為冰鮮,極少鮮活產品,在開業三個月后才在門店中加上餐飲板塊。
在外賣方面,美團與餓了么不分伯仲,各占優勢,但在生鮮零售、配送方面卻面領著重重挑戰和困難,以及和阿里與京東的直接對決,而餐飲B2B供應鏈上游又不得不面對美菜、宋小菜等強勁對手。如何守住C端優勢拓展B2B平臺,建立自己的生態系統,似乎成了擺在美團面前的一道難題。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