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5-02 09:16:18 萬聯網

供應鏈管理要從企業供應鏈、產業供應鏈、城市供應鏈、國家供應鏈四個層面展開。企業供應鏈是基礎,產業供應鏈與城市供應鏈是重點,國家供應鏈是根本。西方國家供應鏈是從企業特別是從制造業起步的,對中國來講,供應鏈的基礎還是企業,但必須走出企業圍城,進入產業、城市與國家。
進入新時代,我們需要重新認識供應鏈,2017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指導意見》,標志著中國的物流業進入供應鏈時代。對我來講,物流與供應鏈是我一生中的重要章節,1964年,我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在機械工業部工作了二十年,1988年,調任物資部科技教育司司長,開始與物流打交道,2000年,在國家內貿局領導崗位上下來,又出任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兩屆期滿后,我給自已一個定位,研究與推動中國供應鏈的發展,從2011年至2017年,每年出版一本《中國供應鏈管理藍皮書》,在《經濟日報》、《國際商報》.《現代物流報》《經濟參考消息》、《全球化》、《經濟界》《中國流通經濟》等報刋,發表了許多文章,在國家提出“互聯網+”以后,我提出了“供應鏈+十年行動計劃”,2016年底,向有關部門與國家領導人提交了“中國供應鏈創新與變革的十大建議”,去年國務院辦公廳的84號文,采納了我的有關建議,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我對供應鏈管理的研究可以用1234567來解釋:
“一個定義”——供應鏈實際上就是用信息化手段把一個企業、一個城市、一個產業、一個國家上下游物質和非物質的資源加以整合與優化的一種網鏈結構,它是一種組織方式和一種商業模式的變革,組織方式與商業模式落后是中國經濟發展的軟肋。
“兩個關系 ”——供應鏈和物流的關系、供應鏈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關系,把這兩個關系理清了,就知道供應鏈應該干什么。物流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黨中央要求用信息化與現代物流來改造傳統產業。供應鏈離開不了物流,離開了物流供應鏈就沒有基礎,但物流是供應鏈的一部分,物流本身就是一個供應鏈系統。供應鏈與物流旡論在功能、邊界與本質上是不同的,物流業嚴格講是一種硬實力,而供應鏈更是一種軟實力。
“三個維度”—供應鏈是戰略思維、模式創新、技術進步。或者叫新思維、新模式、新技術。
“四個層面”——要從企業供應鏈、產業供應鏈、城市供應鏈、國家供應鏈四個層面展開。企業供應鏈是基礎,產業供應鏈與城市供應鏈是重點,國家供應鏈是根本。西方國家供應鏈是從企業特別是從制造業起步的,對中國來講,供應鏈的基礎還是企業,但必須走出企業圍城,進入產業、城市與國家。世界銀行每二年發布全球供應鏈績效指數,中國2016年排26位,這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相適應。
“五種方式”——從我主編的七本《中國供應鏈管理籃皮書》123個供應鏈優秀案例分析,有五種類型:生產型、商品交易型、服務型、平臺型、生態型供應鏈集成體系,這五種方式的創新,就是一種新動能,可以帶動產業升級;
“六個保障體系”——即環境、科技、人才、金融、體制、機制。
“七個基本結論”——第一、供應鏈與互聯網是中國經濟騰飛的兩個翅膀。一個從技術上解決問題,一個從模式上解決問題;第二、供應鏈作為組織方式和商業模式的變革是今后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新常態;第三、供應鏈與互聯網都在改變世界;第四、供應鏈是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能;第五、供應鏈與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產業金融的深度融合,以及供應鏈與實體產業的深度融合是未來必然趨勢;第六、“一帶一路”是中國的全球供應鏈戰略;第七、供應鏈的創新與應用是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重要抓手,是降本增效的根本途徑。
丁俊發:中國知名流通經濟學家、資深物流與供應鏈專家、國家內貿部原黨組成員總經濟師、原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原常務副會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研究員 ;本文為丁俊發研究員在“區塊鏈+產業新金融2018(中國)峰會”的主旨演講摘要。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