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5-09 10:18:07 北國網

作為重型叉車行業新的里程式事件,科尼與KCL的強強聯合,將帶給中國大陸和香港市場新的速通模式的創新服務,以及整個重型叉車及集裝箱正面吊銷售和客戶體驗的持續性突破。
“每天開車40公里上下班,你在這兒開心嗎?” 1994年的夏天,Conny Persson被清晨闖進他瑞典卡爾瑪辦公室的前同事這樣問到。24年后,這位全球重型叉車技術行業級人物坐在下著雪的上海科尼工廠辦公室,在離家將近8000公里的地方,接受xxx雜志的采訪。
和另外8位高管一起,Conny帶著壓力離開卡爾瑪后,他們在SMV(Silverdalens Mekaniska Verkstad)以及后來的科尼集團(KONECRANES),開啟了一段在他看來很奇妙的時空旅程。如今,他以科尼集團叉車事業部高級管理者的身份,張開雙臂迎接他的老朋友羅瑞平(Ken Loh)以及整個KCL團隊加入科尼陣營。“我非常開心,也很期待正在發生的所有事情!”
2018年1月底,科尼集團正式授權KCL Lifttrucks作為集團移動設備業務的中國經銷商。在這次資本、技術和服務的聯合中,存在著另一位有力的推動者——科尼集團叉車事業部副總裁Lars Fredin。Lars也曾長期擔任卡爾瑪高管,任職該集團下Bromna高管時,羅瑞平作為卡爾瑪亞太區負責人,在另一個半球開疆拓土。在港機行業擁有近30年管理經驗的Ken Loh,曾領導過亞洲港機市場的眾多改革項目。Lars Fredin對兩人共事的經歷記憶猶新:“我們一起工作過,我知道羅的能力。他和KCL團隊帶來的豐富客戶經驗和技能,讓我們很有信心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市場中取得領先地位。”
科尼SMV品牌,它們制造著世界上最耐用、壽命最長的叉車
1994年4月,作為全球領先的起重機制造商,科尼集團在芬蘭赫爾辛基股票交易所上市。而未來將被合并成為科尼核心業務版圖之一的SMV,則面臨著重組挑戰。
當時的Conny還是卡爾瑪的管理層,但他和部分用戶都想采取一種更加靈活的合作模式。隨后,Conny帶著想法和經驗加入了SMV,開始了自己的叉車生意。
孤注一擲,經歷了完全沒有收入的8個月,SMV的這群斯莫蘭人用他們沉穩又獨具創造性的頭腦,將制造方法嚴苛到極致的新一代叉車產品帶入市場,并得到了意料之外的市場接受度。1995年,在位于瑞典斯莫蘭(Småland)的Markaryd,SMV迅速新建了一座生產工廠,并推出了除工業叉車之外,還包括集裝箱叉車和堆高機的全新系列。1996年,工廠開始盈利,接下來的幾年里持續收獲了歐洲、南非、遠東甚至更遠的澳洲市場。
Conny回憶,“在1990s普遍使用集裝箱搬運工藝的時代,我們的第一代產品已經使用了新的液壓系統來讓它更有力。第二代產品配備了創造性的電子裝置來控制安全系統,以確保駕駛者能夠兼顧安全、速度和準確性。”
盡管SMV品牌歷經重組、并購等轉折,但它在技術上持續創新的傳統,一直被得到了很好的延續。SMV和科尼在一次南非項目中相遇,并達成了良好合作。2004年,科尼收購SMV為集團旗下的一個業務部門,SMV被帶入更具規模化的發展階段。2007年,上海臨港工廠成立,成為集團新的制造基地。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中國市場的迅速反彈,讓科尼集團愈發重視這片擁有巨大潛力的新興市場。
活躍的中國市場,需要更加靈活和創新的客戶服務
科尼集團,這家成立于1910年的芬蘭百年企業,一直活躍在全球工業起重機的領先行列,長期以來穩定的市場占有率,在近十年間得到了非常明顯的提速。
Lars Fredin透露,“自2004年以來,我們(科尼叉車事業部)的收入增加了5倍。”而2013年集團相對回落的財務數據和市場變化,讓整個科尼有了新的戰略目標。科尼一貫保持著行業探索精神和好奇心,尤其是在增長變緩的階段,更加需要足夠的自信和活躍性。
在接下來的5年里,科尼用一系列行動來踐行產品的“活躍性”:先是在2013年收購了林德(Linde)集裝箱搬運公司,2017年將特雷克斯(Terex-Fantuzzi/PPM)相關產品納入科尼矩陣,但對于服務,Conny認為“盡管我們每天都在進步,但一談到交付、服務的及時性,我們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當然,這是叉車及港機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業內許多企業在2018年翹首以待的破局點。
面對品質和服務需求逐漸升級的中國市場,如何破局?世界級制造品牌想要在中國市場獲得持續可觀的增長力,需要一支擁有良好技術能力、通曉產品語言、深諳用戶需求、并且對行業有足夠認知和歸屬感的本土化團隊。這也是科尼叉車如此看重與KCL Lifttrucks合作的最大因素。合作簽訂的當天,科尼臨港工廠特意準備了印有SMV正面吊圖案的1米大蛋糕,來紀念這個特殊時刻。
KCL公司由羅瑞平率隊組建,他曾領導過眾多亞洲港機市場、尤其是大中華區的改革項目,擁有產品和用戶需求洞察力,在用戶服務、企業管理、產品及流程把控等領域都顯示出他的創新能力,以及整個團隊的活躍性。截至目前,KCL已經在整個大中華區和香港全線展開服務網絡,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將繼續加大在速度和效率方面的投入。
據悉,KCL于節后已陸續向客戶交付數臺正面吊及堆高機,其中包括配備了目前市場中最成熟TRUCONNECT®功能的正面吊。
科尼叉車效率提速,中國重型叉車市場面臨重新整合
在叉車使用中,運行時間是客戶最看中的問題。Lars Fredin描述,“科尼叉車大多時候處于每周7天,每天24小時不停歇的高強度作業狀態,這也導致了設備的各種故障。科尼能夠在多快的時間內提供新的部件和維修服務?”所以,科尼工廠確保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原裝備件和產品支持,“我們的合作伙伴KCL將確保高效的客戶服務,以保證客戶所需要的運行時間。”
科尼聯合KCL的迅速反應只是行業個例。有消息表示,縱觀整個叉車行業,2017年成績斐然,不過產品技術革新到特定階段,倘若沒有在效率和服務上作出創新與突破,市場疲軟必然成為趨勢。
因此,科尼十分注重對Truconnect這一遠程監測系統的持續優化。作為已經有著多年成熟市場應用的Truconnect功能,使用者能夠通過遠程連接跟蹤正面吊的使用情況。最新的Truconnect在能提供胎壓監測、設備的異常沖擊、液壓油顆粒計數及含水量信息、油耗、起升箱量和速度的計數和載重圖譜的基礎上,增加了地理圍欄功能。
從設備使用的角度來看,客戶的應用成本來自于設備采購價格、保養費用、維修費用、由停機時間造成的時間成本等等。在機器的整個生命周期里,服務成本的比例日趨增長,有時甚至遠遠超出采購成本。科尼近幾年年報顯示,服務在利潤上早已超過了設備,成為集團“最賺錢”的部門。而這種情況是否會發生在中國市場?
作為新的里程式事件,科尼與KCL的強強聯合,將帶給中國大陸和香港市場新的速通模式的創新服務,以及整個重型叉車及集裝箱正面吊銷售和客戶體驗的持續性突破。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Steve Jobs告訴世人要做瘋狂的創新者,對追求永不滿足。一切才開始,但此次科尼“藍色軍團”的大聯合行動,讓整個中國重型叉車市場看到了他們的信心。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