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5-28 09:14:40 雙壹咨詢

快遞行業人難招的問題一直是老板頭疼的問題,在雙11和過年前后表現的更為突出。人員短缺除了受業務旺季供不應求、快遞員過年返鄉后不再回來等影響,快遞員轉行送外賣也是原因之一。
然而今年上半年,雙壹在一二線城市實地調研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反常的現象:開年后一兩個月,各家網點缺人的現象得到不同程度的緩解,甚至還出現了外賣人員回流做快遞的現象。原來我們都說外賣在和快遞搶人,現在為什么出現了相反的苗頭呢?
雙壹認為,這個現象主要歸結于以下幾方面原因:
1、外賣增速放緩補貼下降,導致外賣人員收入減少
從上圖可以看出,最近三年,外賣市場交易環比增長率最高達89.7%。但自從2017年Q2季度以來,交易規模增速持續下降,到了2018年Q1季度只有4.2%的增長率,與2015年Q2季度相比,增速降低了近20倍。隨著外賣行業滲透率不斷增加,新業務增長點開拓乏力,外賣行業增速趨緩,對于外賣人員的需求增量也隨之減少。
在前幾年,餓了么、美團及百度外賣三家巨頭大打價格戰,公司燒錢砸市場,給予外賣小哥的補貼力度也很大。當時外賣員配送費可高達6元/單(3公里內),午高峰及高溫天氣分別再補貼2元/單。總體相加,配送一單的收入可達10元。按照平均每人每天配送30單左右來算,外賣小哥每月收入近萬元,遠超同時期同地區快遞員的收入。
但百度外賣被餓了么收購以后,外賣行業由“三國殺”到兩家寡頭,兩家在市場上的占有率高達90%,市場格局相對穩定。集團公司一直虧損的外賣版塊也從搶奪市場向追求利潤轉型,對外賣的補貼力度減小。外賣人員的配送費一度降到了3.8元/單,午高峰補貼0.8-1.0元,高溫補貼0.3元/單左右,外賣員配送收入也較外賣紅利期減少了近一半。不少站點的外賣小哥無奈表示現在累死累活每天干14個小時,一個月也只能掙七八千塊錢,月入過萬已經遙不可及。
2、核心城市快遞派費上漲,區域性快遞員生存現狀改善
在一二線城市,高物價、高工作強度、低派費、低收入曾打消了年輕人做快遞的信心,而恰恰這些較發達區域外賣集中度較高。因此,早期外賣員的高收入對于同樣做配送業務的快遞員來說,吸引力度更大。
近一兩年,一線城市網點不穩使得總部對于該地區的生存現狀更加關注。例如北京在兩把火之后,業務員的派費得以上調,業務員的派費收入較去年同期上升20%以上。業務員的派費收入增加,生存狀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在雙壹走訪過程中,某網點老板在聊到招聘快遞員時,已經做到將區域精確劃分,使每個業務員日均派件量在200-250票,業務員光派費收入就達到6000—7500元/月;再加上收件收入,許多業務員可以做到“月入過萬”。加上現在許多地區的多數網點對業務員包食宿,業務員到手的工資已經是純收入。
3、業務員收派軟件升級,派件難度降低,效率提升
在以往,快遞員的單兵裝備就是工作包+巴槍,員工入職后最先需要熟系的是區域的線路,快遞員派送效率完全取決于自身記憶力和工作強度。而外賣則不然,利用手機APP,外賣人員可以用導航系統方便準確的至店家或定餐人家。
現如今,多家快遞品牌加大對IT系統的投入。業務員的收派系統更新升級,可以通過APP的訂單(指派或搶單)模式進行收件,同時便攜式打印機更是節省了大量的填單時間,使得業務員的收件效率得到提升。
在簽收方面,APP可以對派件路線更好規劃,實現快件10秒內一鍵簽收,使得業務員的簽收效率得到提升。快遞系統的研發與升級,大大提升了快遞員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難度,增加了單日派件量,快遞員與外賣員的收入差距得以縮小。
4、快遞作為民生工程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
在中國的各級城市,都或多或少的對于電動三輪車、兩輪車(超標車)進行了限制。在2018年5月1日新實施的《快遞暫行條例》中,在第二章節的第十三條中明文規定,“地方各政府部門應加強協調配合,建立健全快遞運輸保障機制,依法保障快遞服務車輛通行和臨時停放的權利,不得禁止快遞服務車輛依法通行。”條例從制度層面,全力保障快遞車輛在市區的有序通行。與前兩年快遞員騎三輪車上路如同“過街老鼠”情況對比,快遞員的生存環境大大改善,自尊感提升。
再來看外賣人員,其車輛絕大多數都是無牌無證,而在一二線城市,交管部門對于無牌無證的非機動車輛監管較嚴格,外賣人員車輛被扣的消息層出不窮。由此看來,各地政府對于外賣人員的車輛管制比起快遞車輛來說更加嚴格,做外賣比做快遞在車輛限制方面處境更加尷尬。
5、外賣行業的安全風險系數較高
作為一個老生長談的話題,人身安全一直以來也被普遍詬病。“只要商家出餐正常,天氣正常,一般都不會超時,怕就怕各種突發情況。”某外賣小哥說道。當遭遇惡劣天氣時,外賣人員還是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配送,嚴格的時效規定使得外賣人員分秒必爭,工作一直處于緊繃狀態,無疑加大了交通事故風險的發生。據《勞動報》報道,上海市公安局交警總隊統計,在2017年上半年涉及上海市送餐外賣行業的傷亡道路交通事故共76起。這意味著每2天半就有1人死傷,每20人中就有3人遭遇過交通意外。由此可見,做外賣還是存在的極高的安全風險。
像美團、百度外賣等主流餐飲平臺通過第三方勞務結構輸出外賣員,外賣員的身份僅僅作為平臺的“臨時工”,并未給繳納社會保險和人身意外險,保險公司也因為外賣行業的高危性,不愿意讓外賣人員參保。加之外賣人員在勞動合同方面也沒有相應的規定保障,在事故發生時,到勞動保障部門申訴的阻礙性更大。
在快遞領域,絕大多數快遞員都是網點的正式員工。網點一般會幫快遞員上保險,有些網點已經在為快遞員繳納社保。與外賣人員相比,快遞員的風險保障途徑更加廣泛,自身權益更能得到保障。雙壹近期調研時,訪問了前兩個月剛從外賣站點轉到某快遞網點的業務員小黃。在訪問期間,雙壹問到小黃為什么放棄做外賣,小黃一臉無奈說到:“做外賣全靠命在拼啊!”為了避免延誤而造成的訂單投訴,許多外賣員不可避免的去闖紅燈,如此舉動勢必存在交通風險,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與前幾年外賣行業異常紅火的時期相比,外賣的紅利優勢已經趨于衰減。而同時期,快遞員的生存現狀得到改善,一部分外賣員回流到快遞行業。作為快遞從業人員,我們期待著快遞行業對年輕人的吸引力越來越大,網點老板招人的壓力變的越來越小。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