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發布智能掛車,將實現傳統物流設備智能升級
發布時間:2018-06-26 14:33:01 億歐

一部會“說話”的掛車是什么樣?它會告知你所有牽引車和掛車的位置及行駛狀況;幫助全程控制溫度;告知載重數據;實時計算成本和利潤;控制正確的胎溫、胎壓,決定是否采取自動充氣以保證正常行駛等,所有功能圍繞著提升效率和安全。
G7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翟學魂說,“G7就是從每天一億公里的駕駛中把數據進行積累,形成智慧,并把這種智慧進行累計,打造出了G7智能掛車。”2018年6月26日,G7正式推出智能掛車產品,此前該產品已上線運營近半年的時間。
G7方面表示,智能掛車是對傳統掛車的顛覆性設計,將物聯網、大數據、AI等前沿技術與傳統掛車進行融合,賦予掛車自我感知、自我交互、自動學習三大核心能力,實現對傳統掛車的智能化升級,幫助物流企業顯著提升掛車運輸的安全性,大幅降低管理成本。
不過這種對傳統掛車的智能化升級,并不是通過后天的改造,這種成本太高,翟學魂認為,智能掛車應該從生產上就下功法,把智能真正與掛車相結合,將傳統的物流設備進行智能化升級,“讓我們重新設計所有裝備,讓他們生而智能。”
據了解,G7的智能掛車現在的基礎制造主要是與主機廠合作,和智能相關的所有硬件都是由G7設計,和主機廠合作制造,用翟學魂的話講就是,“G7專注底層技術而非交易,開放平臺面向多伙伴。“
為了充分滿足現代物流企業對掛車運輸在安全、管理、運營三大方面的需求,G7以人機交互為核心設計理念,通過與物聯網技術+AI技術相結合,為掛車配備專用智能設備以及獨有的智能掛車管理系統,讓G7智能掛車實現自動稱量、智能算賬、位置管理、遠程鎖車、頭掛自動匹配等全維度智能化功能。通過基于PC端、手機端的人機交互平臺,可實現所有功能實時調用,以及對掛車的智能化管理。
G7智能裝備事業部總經理丁虎也在現場提到,除了掛車本身一些功能之外,G7智能掛車也針對掛車運輸中常見的側翻、胎溫胎壓異常等潛在安全性風險進行提示,G7智能掛車基于物流大數據建立防側翻地圖與EBS電子制動系統相結合。
當掛車行駛到側翻風險較高的路段或有側翻傾向出現時,系統可以通過主動提醒加自動制動的方式幫助車輛預防側翻發生;當掛車胎溫胎壓出現異常情況時,系統會及時提醒司機注意輪胎狀態,并在必要時啟動自動充氣功能,確保車輛的正常行駛。
當然,G7除了對掛車進行改造,也在此基礎上開展了融資租賃服務,以解決物流公司資金壓力大、成本高的問題。翟學魂現場透露,智能掛車和市場上的傳統掛車價格相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客戶會選擇租賃方式,從這來看,資產服務化是個趨勢。
翟學魂說:“AI+IA(智能資產)一直是G7的核心發展找略,利用物聯網+AI技術賦能傳統物流裝備,實現智能化升級,這將推動物流裝備全局效率的提升。智能掛車產品對G7及物流行業未來1-2年都將產生巨大影響,用最快的時間將行業的掛車改裝成智能機,目前還都是功能機。”
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無論是效率或是安全,都將有10倍到100倍的改善。70多萬臺車背后至少有14萬人在管理,1個人最多管理5臺車,G7利用AI+IA讓管理的效率提升,讓事故率下降。
G7看到了客戶需求,所以才有了智能掛車及共享掛車的理念,不是為了創造共享模式而創造共享模式,在翟學魂看來,掛車資產共享有很長的路要走,要為行業每個發展階段都提升效率和安全。“希望每一個AI變成服務后,都能給客戶在效率和安全方面做到提升;在IA方面,會更加考慮全局的資產效率和安全。”
G7智能掛車是繼年初G7自動駕駛卡車技術之后在AI+IA領域的全新戰略布局,而G7方面也表示,之后將繼續推動對傳統工業設備的技術賦能,不斷打破邊界,在更加廣闊的領域釋放物聯網+AI的能力。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