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7-30 15:13:39 卡爾瑪

卡爾瑪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為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卡爾瑪中國于2018年7月26日在上海舉辦新品發布會暨路演活動,全面介紹新型Essential智選系列產品、Eco環保正面吊、電動叉車、電動碼頭牽引車、Kalmar Care服務合約以及Kalmar Parts Care零件合約。
卡爾瑪Essential智選系列產品
卡爾瑪智選系列產品2017年在全球發布后,得到了歐洲、美洲和東南亞市場的一致好評。此次發布會將新型智選系列產品全面展現給中國市場。卡爾瑪智選系列產品基于久經驗證的通用平臺打造,以極具競爭力的價格滿足客戶對于高品質、可靠性和高效能的一切需求。
卡爾瑪智選系列正面吊(DRU450-570)包括4款車型,起升能力45-57噸。客戶可以選擇配備吊具或吊鉤,以便匹配集裝箱處理或鋼卷裝卸等工業應用。智選系列空箱堆高機(DCU80-100)為客戶提供三種不同起升能力,包括8、9和10噸,及四種門架高度以滿足不同的堆垛能力。智選系列叉車(DCG100-180T)是處理集裝箱、 鋼材和木材的理想之選,起重能力范圍為10到18噸,配備三種不同的門架以滿足客戶實際搬運需求。
節能環保承諾
卡爾瑪在今年5月正式提出將在2021年實現全系產品電動化,致力幫助客戶滿足低碳環保需求。本次活動隆重介紹了卡爾瑪5-9噸電動叉車及卡爾瑪Ottowa T2E電動牽引車。電動產品可從源頭實現零排放,有效減少噪音、振動和煙霧,為駕駛員提供更為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環境,并大幅降低燃油成本,幫助客戶實現成本節約。
將在此次發布中展出的卡爾瑪新型Eco環保正面吊為客戶提供全新高效節能解決方案。環保正面吊相較于舊款設備油耗節省可高達40%,相較于新款設備油耗節省也可高達25%。在顯著降低燃油成本和減少排放量的同時,生產力水平相較于配備大型發動機的設備也毫不遜色,為客戶節約大量資金并提高其環保聲譽。
近年來,卡爾瑪在提高貨物和物料運輸的生態效益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這三款新型節能環保產品是卡爾瑪對優化貨物裝卸效率和環境保護更進一步的承諾。未來卡爾瑪也將圍繞系統效率、能源效率和資源效率這三個主題打造生態效率方案。系統效率方案是指運用技術和數據優化運營生態效率;能源效率方案幫助客戶最大限度地減少運營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資源效率方案是指通過升級和翻新來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最大化設備價值。
一站式服務合約
為了滿足客戶對設備維修保養的不同需求,本次發布會也為大家隆重介紹了4種Kalmar Care服務合約和3種Kalmar Parts Care零件合約,旨在幫助客戶提高生產力。卡爾瑪提供專業人員、專業工具和原廠零配件滿足客戶所需的一切支持,提升設備可使用率,減少設備停機時間。
卡爾瑪副總裁中國區負責人張姝姝女士表示:“客戶是我們創新的核心。我們新一代的產品系列經過嚴格的實地測試,擁有成熟的設計平臺。新產品和配套服務合約提供設備生命周期的最佳價值回報,滿足中國市場對運營價格和作業強度的雙重需求。”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敬請垂詢:
卡爾瑪副總裁中國區負責人 張姝姝
電話:+86 755 2685 6700 shushu.zhang@kalmarglobal.com
卡爾瑪中國市場部負責人 吳尹
電話:+86 755 2602 4812 wynne.wu@kalmarglobal.com
卡爾瑪為碼頭、港口、物流配送中心和重工業客戶提供完善的貨物處理方案和服務。卡爾瑪是碼頭自動化和低能耗集裝箱搬運方案領域的行業先行者。世界上每四個運輸中的集裝箱就有一個是由卡爾瑪設備搬運。憑借豐富的產品組合、全球服務網絡,以及將不同碼頭運作無縫集成的專業能力,卡爾瑪為客戶提高每一次貨物運輸的效率。www.kalmar.cn
卡爾瑪是卡哥特科旗下品牌。2017年,卡哥特科實現總銷售收入大約33億歐元,并擁有約 11000名員工。卡哥特科的B股在Nasdaq Helsinki有限公司上市,股票代碼為CGCBV。www.cargotec.com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