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7-31 11:26:30 億歐

近年來,電商、快遞業的爆發式增長,拉動了不少與物流相關產業的發展和新型物種的高速發展。新能源物流車作為快遞物流配送的新物種,因節能減排、運營成本低和國家政策的鼓勵等原因,迅速成為各大快遞企業綠色物流配送的最佳選擇,新能源物流車的普及也成為大勢所趨。
去年5月,京東宣布,要在未來五年將物流所用燃油車全部替換為電動車;菜鳥發布打造百萬輛新能源物流車應用的新能源智慧物流車計劃,擬在未來五年投放100萬輛新能源智慧物流車。9月20日,交通部、發改委、工信部等14個部門聯合發布《促進道路貨運行業健康穩定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行動計劃要求加強城市配送車輛技術管理,對于符合標準的新能源配送車輛給予通行便利,明確指出國家將全面推動城市貨運車輛電動化進程。
今年5月,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啟動綠色郵政行動,力爭在綠色運輸、綠色包裝、綠色金融等領域取得實效,到2020年實現城市新增新能源投遞車輛占比達到100%。日前,順豐速運新能源汽車項目負責人鄭偉志透露,2018年底前,順豐速運計劃投放純電動物流車將近10000輛,這批車型主要用于替換在全國30多個城市支線運輸的燃油貨車。除此,國美、唯品會、四通一達等也在布局新能源物流車。
市場需求和國家政策的支持,讓新能源物流車的發展勢頭愈發強勁。有業內人士預計,從市場發展規模和投入的資源比例來看,新能源物流車潛在的市場空間可達300萬輛。預計到2020年,產銷突破40萬輛。未來五年,國內電動物流車產銷量的年復合增速有望超50%,增量規模達百萬輛。以每輛均價20萬元計,對應直接市場規模達2000億元。業內人士表示,新能源物流車將成為新能源產業鏈中最具爆發力的環節,新能源物流車也成為了新興市場的一片藍海。
那么,億歐本次也盤點了國內8家生產新能源物流車的企業:
1.北汽福田
目前北汽旗下福田汽車、北京汽車股份、北京汽車制造廠等都已經推出了新能源物流車車型。其中福田汽車儲備的車型十分齊全,涉及電動微面、輕卡、微卡、中卡、凌特、冷藏車、大小欄板車、倉柵式運輸車等。其中,北汽福田汽車迄今在新能源領域累計投入近15億。
2.東風
東風旗下東風小康、東風股份、東風有限等多家子公司都在積極發展新能源物流車業務。東風股份投資40億,在廣東鶴山市投建了年產能達6萬輛的新能源商用車基地,該基地主要生產純電動輕卡等車型,目前產品已經成功下線。目前,東風已推出了微面、輕卡、微卡、凌特、海獅、冷鏈車等純電物流車車型。
3.比亞迪
比亞迪目前已推出微面、微卡、系列中卡、牽引車等。現階段,比亞迪在新能源物流車方面重點推系列電動牽引車。接下來比亞迪將重點推廣純電動微面以及純電動卡車。
4.江淮汽車
目前江淮已推出純電動輕卡、純電動微卡、純電動凌特車型3款車型,今年江淮將加大新能源物流車版塊的發展力度。其總投資超22億的高端及純電動輕卡項目也將于今年量產,該項目年產能達20萬輛。
5.一汽
一汽旗下一汽吉林、一汽客車(大連)、一汽解放青島等公司都在發展新能源物流車。目前,一汽已推出純電動微面、純電動輕卡2款車型。一汽解放新能源商用車項目落戶青島即墨,該工廠一期產能4萬輛,二期將達到10萬輛,主要生產解放J6F等純電動物流車車型,預計全部投產后,年產值可達100億元。
6.奇瑞
目前奇瑞汽車開瑞新能源已推出純電動微面、純電動微卡2款車型。接下來,開瑞新能源物流車版塊還會陸續推出微面、微卡、輕卡等車型。開瑞新能源制定了“4S+NEW”計劃,圍繞四大產品系列規劃了16-18款新能源車型,產品覆蓋城配物流系列、支線物流系列、干線物流的新能源重卡,還有細分網約市場的重點車型K50EV、K60EV以及后續規劃的二代、三代車型產品。
7.大運汽車
大運汽車已成功開發出純電動重卡、中卡、輕卡、微卡、客車全系列產品,并實現大批量銷售。目前大運汽車面向市場推出純電動牽引車、純電動冷藏車及兩款純電動廂式運輸車共四款新能源汽車。
8.上汽大通
依托上汽集團的核心技術,上汽大通將新能源當作重要發展方向,實施“全平臺、全系列、全路線”的新能源策略,即旗下的所有車型平臺,包括寬體輕客、MPV、皮卡、SUV等在內都發展新能源汽車。同時純電動、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條技術路線全面布局。
雖然新能源物流車發展勢頭強勁,但在行業內所存在的弊端也會逐漸顯露。2018年伴隨國家政策補貼力度的逐漸下降,新能源汽車市場必將迎來新的拐點和行業洗牌。緣由是因為,起初新能源物流等專用車的門檻較低,技術參差不齊,行業魚龍混雜,不乏有企業騙取補貼的行為,當大潮過去,就知道誰沒穿打底褲。
據觀研天下發布的《2018年中國新能源物流車市場分析報告分析》顯示,從短期來看,2018年、2019年仍將是新能源物流車高速增長的兩年。但同時到2020年,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補貼的終止,新能源物流車需要在降低售價的基礎上努力提升續航里程以保證經濟性,由此我們認為2020年將是新能源物流車市場的一個分水嶺,只有技術過關,成本控制能力較強,盈利空間較大的廠商才能生存,行業集中度將得到快速提升。
而對于快遞物流企業而言,好的產品和價格才是他們的質優選擇!當然對于車企而言,也要找到適合的場景,物流市場很大,但在技術不斷落地的今天,還有哪些機會?車企能依靠“新能源”打贏這場翻身仗嗎?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