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8-08 10:55:32 投中網

谷歌要重回中國的消息不僅引發輿論熱議,就連《人民日報》都在海外社交平臺Twitter和Facebook上刊文,歡迎Google重返中國大陸。
對此,百度董事長、CEO李彥宏也忍不住要在朋友圈說幾句。他稱,百度曾通過技術和產品創新反超Google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如果Google回來,我們非常有信心再贏一次。
關于巨頭們的大戰,除了百度要迎戰谷歌;今日媒體報道稱,阿里也要出大招打造生活服務的超級入口,好好跟美團干一架了。
路透社今天的報道稱,阿里巴巴計劃合并口碑、餓了么,并將就此募集30至50億美元。該媒體援引知情人士說法稱,合并后的公司估值高達250億美元。
彭博社消息稱,軟銀集團旗下的monster Vision Fund計劃領投餓了么30億美元至50億美元,作為協議的一部分,阿里巴巴打算合并餓了么與口碑。
另一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這項計劃將于今年晚些時候啟動,屆時新公司還將囊括阿里巴巴旗下新鮮農產品和食品配送服務平臺——盒馬鮮生。
針對這一消息,口碑方面向全天候科技官方回應稱:“對市場傳聞不予評論。”
此前,有消息稱,口碑、餓了么和盒馬會合并然后獨立融資。但餓了么CEO王磊在接受《財經》采訪時表示:“這個假得沒邊了。合并是一個組織關系的調整,現在是三個獨立運作,如果要搞組織整合不是沒事找事嗎?”
1、阿里生活服務應用版圖
餓了么、口碑、盒馬鮮生等為阿里生態拓展全新的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完成從新零售走向新消費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4月,阿里巴巴、螞蟻金服與餓了么聯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經簽訂收購協議,將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么完成全資收購。
阿里方面表示,此次收購完成后,將以餐飲作為本地生活服務的切入點,以餓了么作為本地生活服務最高頻應用之一的外賣服務,結合口碑以數據技術賦能線下餐飲商家的到店服務,產生化學反應,形成對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全新拓展。
口碑成立于2015年6月,由阿里巴巴集團與螞蟻金服集團共同出資設立,之后約2年時間里,口碑一直依附于支付寶;直到去年年末,口碑推出了自己的獨立APP。
2018年1月,口碑正式進入阿里新零售體系,負責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探索新零售。在吃喝玩樂等諸多線下業態中,口碑以餐飲行業為突破口,探索新餐飲。截止今年1月,全國已經有超過250萬家商家入駐口碑平臺,單日交易筆數超過3000萬筆。
餓了么依托外賣服務形成的龐大立體的本地即時配送網絡,協同阿里新零售“三公里理想生活圈”,盒馬“半小時達”和24小時家庭救急服務,“天貓超市一小時達”,眾多一線品牌“線上下單門店發貨二小時達”等一起,成為支撐阿里各種新零售場景的物流基礎設施。
2、合并融資 對標美團?
口碑與阿里作為阿里生活服務版圖中的兩個重要板塊,雙方一旦合并融資,或給美團帶來壓力。
“阿里巴巴和美團是能夠提供全面O2O服務的公司,”市場調研公司Canalys的一位分析師表示:“阿里巴巴的三個部門(口碑、餓了么、盒馬鮮生)相互補充,將它們合并為一個平臺,與美團展開競爭,具有戰略邏輯。”
此前,王磊就曾表示,美團和美團外賣都是競爭對手。他認為,本地生活對阿里是非常重要的入口。阿里從實物電商到數字電商(大文娛),再到本地服務電商,是一脈相承的事。阿里收購餓了么還因為即時配送對阿里新零售來說是核心基礎設施,另外,高頻的支付場景,對阿里金融業務是支撐。
“阿里所有都圍繞消費者和商戶的商業互聯網化,只是場景不停在變。餐飲本質上,是外賣和到店兩個場景。餓了么先瞄著外賣去做,所以從另一個角度,需要更多考慮商家,通過服務商家去服務消費者。”王磊還稱,“餓了么的邊界是本地生活服務的邊界,現階段重點是餐飲外賣。我說的邊界不是說品牌的邊界,是作為一個平臺,你要考慮清楚哪些事情是自己做,哪些事情是別人做。”
從口碑和餓了么的定位來看,在場景上,前者覆蓋到店銷售,后者覆蓋外賣,兩者合并正好互補。
據悉,口碑占據2017年中國到店O2O市場交易份額的55.5%,超出美團點評約20個百分點。
今年6月,美團點評已向港交所遞交IPO招股書。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稱,美團本次目標募資金額為60億美元,公司估值約600億美元。
一邊是將口碑、餓了么、盒馬鮮合并打“組合拳”的阿里;一邊是準備赴港上市的美團,最終誰將成為收割市場的玩家,短期內仍舊是迷。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