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1-21 08:37:42 中國水運網
關注中物聯
鐵水聯運示范工程,成為連接“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構建東西雙向互濟開放格局的重要節點。
港發集團負責人介紹說,鐵水聯運示范工程,不僅打通了至西南和西北方向的內貿線品牌線路,還拓展了外貿品牌線路,通過鐵水聯運一期工程,來自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及長江中下游的集裝箱貨物可水運至陽邏,無縫換乘登上中歐(武漢)班列,發往歐洲、中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形成“中國臺灣/日韓/東盟四國—水路—陽邏港—鐵路—歐洲”的雙向物流大通道。
中歐(武漢)班列由港發集團旗下的武漢漢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運營,連續4年,始終位居中歐班列第一梯隊,目前已形成兩大核心優勢:一是全國為數不多具有5條通道運行能力的中歐班列。在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東盟國際經濟走廊上開通了武漢經新疆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內蒙古滿洲里、二連浩特及廣西憑祥,五個關口出入的線路,建起了“一主多輔、多點直達”的國際多式聯運網絡,輻射亞歐大陸近50個國家和地區。二是班列回程貨量、貨值及實載率居全國中歐班列前列。中歐(武漢)班列猶如千年前的“駝鈴”響徹“一帶一路”。
截至2018年10月31日,中歐(武漢)班列自發運以來,總共發運1156列,其中,去程550列,回程606列,是全國唯一回程貨量高于去程貨量的班列。
武漢漢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利軍表示,中歐(武漢)班列“五龍出關”,攬貨及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在服務好本地外向型企業的同時,吸引了來自長三角、珠三角、中三角等地大量貨物在武漢集聚,發往德國、俄羅斯、法國等歐洲國家。同時,也將歐亞各國進口的葡萄酒、乳制品等100余種優質民生產品送上了國人餐桌,將俄羅斯的原材料運往武漢或分撥至全國各地。
“中歐(武漢)班列與鐵水聯運有效銜接,鐵路樞紐與港口樞紐東西聯動,湖北形成了連通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海上絲綢之路的閉環,使武漢成為全國屈指可數的能夠銜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戰略紐扣’。”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葉青如是說。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