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1-21 08:37:42 中國水運網

鐵水聯運示范工程,成為連接“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構建東西雙向互濟開放格局的重要節點。
港發集團負責人介紹說,鐵水聯運示范工程,不僅打通了至西南和西北方向的內貿線品牌線路,還拓展了外貿品牌線路,通過鐵水聯運一期工程,來自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及長江中下游的集裝箱貨物可水運至陽邏,無縫換乘登上中歐(武漢)班列,發往歐洲、中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形成“中國臺灣/日韓/東盟四國—水路—陽邏港—鐵路—歐洲”的雙向物流大通道。
中歐(武漢)班列由港發集團旗下的武漢漢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運營,連續4年,始終位居中歐班列第一梯隊,目前已形成兩大核心優勢:一是全國為數不多具有5條通道運行能力的中歐班列。在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東盟國際經濟走廊上開通了武漢經新疆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內蒙古滿洲里、二連浩特及廣西憑祥,五個關口出入的線路,建起了“一主多輔、多點直達”的國際多式聯運網絡,輻射亞歐大陸近50個國家和地區。二是班列回程貨量、貨值及實載率居全國中歐班列前列。中歐(武漢)班列猶如千年前的“駝鈴”響徹“一帶一路”。
截至2018年10月31日,中歐(武漢)班列自發運以來,總共發運1156列,其中,去程550列,回程606列,是全國唯一回程貨量高于去程貨量的班列。
武漢漢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利軍表示,中歐(武漢)班列“五龍出關”,攬貨及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在服務好本地外向型企業的同時,吸引了來自長三角、珠三角、中三角等地大量貨物在武漢集聚,發往德國、俄羅斯、法國等歐洲國家。同時,也將歐亞各國進口的葡萄酒、乳制品等100余種優質民生產品送上了國人餐桌,將俄羅斯的原材料運往武漢或分撥至全國各地。
“中歐(武漢)班列與鐵水聯運有效銜接,鐵路樞紐與港口樞紐東西聯動,湖北形成了連通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海上絲綢之路的閉環,使武漢成為全國屈指可數的能夠銜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戰略紐扣’。”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葉青如是說。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