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企業信息 > 正文

阿里巴巴7分鐘完成融資授信 物流成本降低10%

發布時間:2018-11-27 09:31:15 天下網商網

對于中小外貿商家來說,2018年并不是容易的一年。隨著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國際市場需求減弱等因素的影響,低潮、迷茫的情緒在傳統外貿圈里蔓延。而中美貿易摩擦,則放大了外貿行業的頹勢。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阿里巴巴中小企業國際貿易事業部將旗下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一達通升級為跨境供應鏈平臺。通過對阿里國際站、菜鳥、螞蟻等不同業務資源的整合,升級后的跨境供應鏈平臺將為中小出口企業提供跨境支付結算、供應鏈金融、流通供應鏈和生產供應鏈等服務。

11月23日,在2018全國供應鏈拍檔年度大會上,阿里巴巴跨境供應鏈產品負責人王添天表示,這一升級,不但能為出口企業節省各項環節的成本,還能幫他們更好地找到客戶。據悉,在升級后的跨境供應鏈平臺賦能下,中小企業的物流成本將降低10%;而利用大數據,部分買家可在7分鐘內完成融資授信。

在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中小企業國際貿易事業部聯席總經理余涌看來,隨著目前外貿企業產銷一體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這種賦能也將反過來重塑供給側,增強中國制造的實力。余涌表示,未來,中國制造的優勢,一定會從目前的“優質廉價”轉變為多樣性、差異化,以此滿足全球不同客戶的需求。而阿里巴巴國際站也將通過海外倉、品牌運營等方面的布局,進一步助力中國供應商深耕全球市場。 

一攬子解決中小出口企業痛點

一件在美國銷售500美金的皮夾克,在中國的生產成本可能是50-100美金。對于中國出口企業來說,其承擔的不僅僅是生產本身的成本,還包括融資、物流、獲客等等各方面成本。此外,企業還需要和商檢、海關等不同部門打交道,從產品走下流水線,到最后交付到客戶手上,中間可能要經歷8-10個環節。

因此,雖然從中美貿易的數字上來看,中國方面一直是順差,但實際利潤空間卻不高。隨著國際貿易形勢的變化,不少傳統中小企業希望通過線上跨境貿易平臺找到新客戶;而活躍在線上的出口企業,則希望進一步節省各項出口環節成本。這為阿里巴巴國際站這樣的線上外貿平臺提供了新的發力方向。

作為國際站背后的供應鏈,截至今年9月,阿里巴巴跨境供應鏈平臺已經服務全國眾多家出口企業,致力于幫助中國以及中國以外的商家賣全球。

王添天介紹,過去,國際站主要是提供撮合訂單的基礎服務,并通過一達通提供通關、結匯、退稅等服務。經過幾年的發展,阿里巴巴國際站已形成了以網站為平臺的跨境訂單交易、全球支付結算、全球貨物流通的跨境B2B產品鏈路,為全球買賣家訂單履約提供了確定性保障。

在這樣的情況下,阿里巴巴升級跨境供應鏈平臺,除了繼續為客戶提供報關、收匯、退稅、國際物流等服務外,還將升級信保、驗貨認證、海外倉儲、貿易金融等一攬子服務。

以物流為例,跨境供應鏈將重新規劃物流拍檔體系,引入多方物流服務商,聯合菜鳥一起提供海外倉、中美專線等服務。在這一合作之后,中美專線快遞價格將在首重和續重上,比市場平均價格下降44%。目前,物流成本大約占中小企業出口成本的30%。而升級后的跨境供應鏈平臺,將使得該項成本下降約10%。

此次升級,不僅僅針對賣家,還將買家納入了服務范圍。“只有改善買家體驗,增強其粘性,才會讓賣家更有動力去提高、完善自己的服務。”王添天說。

針對過去平臺上“支付失敗”等痛點,跨境供應鏈專門引入了不少本地轉賬方式,讓買家的跨境支付成本下降。此外,得益于大數據賦能,PayLater等阿里提供的金融產品,幫助不少企業降低了資金成本。而很多美國買家,已可以實現7分鐘內完成融資授信。

王添天介紹,傳統的融資方式,通常要求提供抵押,或者過去的流水。但對于電商平臺上快速發展的中小企業來說,這種融資方式限制了其進一步發展的空間。而大數據,卻能洞察未來趨勢,為商家提供更靈活、更有預見性的金融支持。

此外,大數據的賦能還能更好地撮合買家和買家。

過去,商家需要在市場推廣上花費大量成本。但如今,大數據卻能更精準地進行買賣家匹配,從而讓更多小品牌、小賣家,找到適合自己的小眾市場。

對中國制造產生深遠影響

由于如今外貿商家產銷一體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跨境供應鏈的升級,還將推動供給側改革,對中國制造帶來不小的影響。

余涌表示,蘋果手機的出貨量,在手機行業里僅僅占到20%,但是其利潤卻占整個行業的80%。因此,中國制造的下一步,并不是如何擴大規模,而是如何“開源節流”,即一方面降低流通、金融等環節的成本;另一方面提高附加值,打造差異化,掌握話語權。

在余涌看來,如今,中國制造的優勢在于“優質廉價”,依靠還算過得去的質量,和國際大牌一半以下的價格,打下半壁江山。但競爭進入下半場,中國制造的優勢一定在于差異化發展,能滿足不同客戶的多樣化需求。他舉了一個例子,比如一個中國供應商,其制造的圣誕節裝飾品,可能在價格和品質方面都屬于中等,但是服務特別好,能為客戶提供各種不同品類的打包,這其實也是一種競爭優勢。

在余涌看來,如今大部分的國際品牌,其生產環節都在中國完成,這說明中國制造已經很成熟。而通過大數據賦能,當中小企業也能更容易地找到買家,而不必依賴于層層中間環節、大經銷商去開拓市場時,他們也必將獲得更大的話語權。

這就是如今阿里巴巴國際站“雙飛輪戰略”的邏輯。其“內環”,是通過大數據,將買家和賣家分層、分級、分區域、分需求,從而實現兩者間更精準的匹配,“外環”,則是通過提供“一攬子服務”的供應鏈,幫助中小企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余涌指出,目前看來,這一戰略中最重要的驅動要素就是大數據,而最大的難點,則在于進一步積累足夠多的數據。他預計,如果一個賣家能獲得400-500個比較精準的客戶推薦,就將極大提高交易效率。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