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物流錢包”被盯 四類機構競奪物流金融服務市場

發布時間:2018-11-29 09:31:49 億歐網

“物流錢包”被盯上了。

滴滴做汽車金融,美團做商戶貸......在各類機構紛紛搶占“互聯網+金融”,最貴的是流量。高頻次、黏性強場景的流量意味是高轉化率的用戶數和市場占有規模。

近年來,移動電商等高速發展帶動了物流業市場規模快速擴張,一些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物流、零售行業巨頭日益關注到中小型物流公司、無車承運平臺和貨運司機、快遞員的支付錢包、理財、消費金融、信貸需求等。

數據顯示,我國物流企業的貸款融資需求在每年三萬億元以上,而被傳統金融機構滿足的需求不足10%;僅物流運費墊資一項,每年約有6000億元的融資需求,而這之中能從銀行獲得貸款的只有不到5%。

瞄準物流業萬億金融服務缺口

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2018年前5個月社會物流總額105.3萬億元、同比增長7.1%,與之相應的社會物流總費用4.9萬億、同比增長7.5%,這一數字在去年全年是12.1萬億元,近年來移動電商等的高速發展帶動了規模快速擴張的物流業市場。

一個可佐證的數據是,僅僅雙十一期間(11月11日到16日)全行業快遞處理量,2017年是13.8億件、2016年是10.7億件,而在今年,據國家郵政總局檢測數據,僅11月11日當天快件總數就達到13.52億件,創下新高。

這背后,有數以萬計的中小型物流公司、承運平臺,以及約1500萬輛載貨汽車、3000多萬名貨運司機(2017年數據)。不過,也正是由于物流行業整體呈現“小、散、多、弱”的特點,中小微企業占據市場主導,運力市場高度碎片化,管理欠規范,再加上固定抵押、擔保不足,物流行業企業長期面臨資金困擾。

中物聯金融委數據顯示,我國物流企業的貸款融資需求在每年三萬億元以上,而被傳統金融機構滿足的需求不足10%;僅物流運費墊資一項,每年約有6000億元的融資需求,而這之中能從銀行獲得貸款的只有不到5%。

物流貨物的“代收代付”—在貨運過程中,無車承運平臺(或者專線物流公司)會承擔發貨主和收貨人的中介紐帶,代收代付。物流龍頭企業傳化集團數據顯示,目前中國80萬家專線零擔物流公司,70%存在代收貨款服務,有多達1萬億資金長期滯留在專線物流公司的帳戶。

然而由于很多物流企業沒有管理代收貨款的能力,不斷引發跑路等信任危機。記者了解到,在商貿物流繁榮、代收貨款量最多的鄭州、西安、沈陽等地,貨運平臺和物流公司違規經營、資金鏈斷裂、攜款跑路坑害上下游商家時有發生。在業內人士看來,物流企業亟需統一收付款方式和平臺,將商戶管理系統化,縷清賬務關系。

“以無車承運平臺為例,司機屬于加盟入駐的,有可能會涉及‘二清’或‘大商戶模式’。”寶付物流行業線產品負責人羅超向券商中國記者解釋,“這就需要平臺與持牌支付機構合作,由后者提供B2B支付、協議支付和代付等產品,使平臺資金線上化。另一方面也是促使交易資金結算規范化。”

更多業內人士則瞄準了貨車司機這個C端群體的金融服務需求。“他們屬于藍領人群,收入穩定,還有貨車資產,行車里程、駕齡等等容易獲得的數據都可以列入征信維度,盡管由于學歷普遍不高等因素多數不在傳統金融機構白名單客群里,但對于消費金融業務來說仍是很優質用戶。”北京某消費金融公司商務總監告訴記者。

業界保守估計的數據是,當前我國3000萬卡車司機的生活消費、娛樂等市場規模超過1.1萬億元;2000萬輛卡車等物流裝備的升級、汽修汽配市場規模超過1.7萬億元,他認為,“一旦金融服務能打通覆蓋貨主、物流企業、貨運司機、商戶全覆蓋、全流程的交易和支付閉環,意味著有萬億級市場空間等待拓展。”

四類機構競奪“物流+支付+金融”市場

物流業市場規模快速擴張,帶動的中小型物流公司、無車承運平臺和貨運司機、快遞員的支付錢包、理財、消費金融、信貸需求,正日益受到一些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物流或零售行業巨頭的關注:

銀行:立足企業服務,打造商貿物流金融特色

相對于面向物流產業鏈C端的消費金融業務,銀行機構的優勢在于B端信貸和供應鏈金融等。依托區域經濟,打造商貿物流金融領域特色的鄭州銀行是一個代表,截至2017年末,鄭州銀行商貿物流類貸款余額已達468億元,占該行全行貸款的33.9%。

鄭州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王天宇介紹,將立足于企業“平臺化”行業特征,連通銀行產品與行業應用,貫通賬戶與支付基礎服務,將金融服務深度嵌入到“交易”環節,滿足“場景”應用,解決商貿流通領域的資金流、信息流、商流、物流四流合一問題,為商貿物流企業在線提供商貿物流綜合金融解決方案。

持牌第三方支付機構:以支付切入,延伸多元金融產品

這類機構的優勢在于提供聚合支付、代扣、代付、快捷支付等產品服務,從而簡化交易流程,加速平臺回籠資金。

以行業內入局較早的寶付為例,記者了解到,近日其推出的物流智慧管家寶戶通,除了最基礎的支付通道合作外,還為平臺提供增值服務和金融產品合作。具體來說:為商戶提供各類支付產品之外,還提供資金往來憑證,包括寶付支付憑證以及銀行電子憑證,滿足物流公司稅務解釋需求;同時,還能提供基于C端消費場景的車后市場增值服務,比如貨主和司機還可以通過賬戶余額進行加油、ETC卡充值等消費活動,后期甚至可以根據貨源數據獲得融資授信。

兩大行業巨頭:立足產業特色,打通“物流+支付+金融”

這類企業一般在物流產業鏈上具備基礎和優勢。比如傳化集團,屬于公路港物流行業巨頭,在全國多地布局物流城市中心。在去年獲準持有第三方支付資質許可證后,有意圍繞物流業的各類金融需求,探索“倉配運+支付+金融”系統解決方案,逐步涵蓋支付、網貸、理財、保險、消費分期及商業保理等多元金融服務。

由于其具備自建零售電商和倉儲物流、園區優勢,蘇寧則屬于零售電商巨頭中開拓物流金融的代表,面向B端和C端都有產品推出。蘇寧金融相關負責人告訴券商中國記者,在支付方面,蘇寧支付賬戶系統已實現與物流平臺交易系統的無縫對接;在物流融資方面,開發打造了以應收賬款、庫存、交易累積信用作為核心授信依據的賬速融、貨速融、樂業貸等企業融資產品;同時,依托金融科技,與三方、四方物流平臺合作獲客,并且根據上下游客戶的交易狀況為企業提供免擔保的貸款服務。

上述負責人介紹,在新業務模式下,蘇寧金融專注整車運輸的互聯網交易平臺,以運費收入產生的應收應付賬款為基礎,利用運單信息、車輛軌跡等信息,結合上下游貨主企業的ERP、財務信息和第三方公開數據,向具有一定規模的物流車隊發放額度,用于支付高速公路管理公司的相關費用,同時,保險公司為相關貸款業務提供擔保和兜底。“既能規避傳統的資金挪用風險,(物流企業或平臺)本身憑借流量數據,也獲得了定制化的信貸服務。”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