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2-29 08:29:47 第一物流網

全程自動行駛、覆蓋周邊200平方公里、人機配送1:1……12月28日,京東物流配送機器人內蒙古智能配送站在呼和浩特和林格爾新區正式啟用。作為京東物流打造的華北地區首個、國內第二個智能配送示范基地,內蒙古智能配送站將為當地居民帶來更加智能的物流新體驗。同時,京東物流機器人智能配送站在長沙和呼和浩特“一南一北”相繼落地,進一步驗證了現有自動駕駛技術在末端配送領域的成熟度和可復制性,為打造成為城市智能物流基礎設施提供了新樣板。
多頻次、長距離自主運行,人機配送比例1:1
內蒙古配送機器人智能配送站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新區核心區,占地面積600平米,機器人配送范圍200平方公里,涵蓋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管委會、中國云谷企業總部、中國移動(呼和浩特)數據中心、中國電信云計算內蒙古信息園、內蒙古云計算基地等政府、企業駐地。智能配送站人機配送單量比例為1:1,配送機器人每臺可配送30單。
智能配送站內建有機器人裝載區、卸載區、充電區、展示中心及智能監控中心,采用具備自主導航行駛、智能避障避堵、紅綠燈識別、人臉識別取貨的京東配送機器人。按照設計流程,當包裹從物流倉儲中心運輸至配送站后,首先按照配送地點對貨物進行分發,在分發完成后,站內裝載人員按照地址將包裹裝入配送機器人,再由配送機器人配送至消費者手中。
據京東物流X事業部自動駕駛業務部總經理楊晶介紹,內蒙古智能配送站從今年11.11開始就已經投入試運營,為消費者帶來了智能配送的全新體驗。“內蒙古智能配送站的建設得到了和林格爾新區的大力支持,結合當地地理、區位、氣候等多種條件,目前配送機器人一方面可以完成多頻次、長距離的往返配送,另一方面在冬季低溫條件下的配送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他表示,隨著新區的發展和快遞單量的不斷增長,未來將投放更多的配送機器人以及無人機等,實現新區核心區全范圍內常態化無人配送。
智能配送站一南一北,更多機器人將投用
內蒙古智能配送站的啟用,對于當地智能物流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此前,京東物流已經在內蒙古師范大學盛樂校區實現智能配送機器人的落地運營,由京東集團投資建設的京東“亞洲一號”內蒙古智能物流園項目也在和林格爾新區奠基開工。作為和林格爾新區與京東集團深入合作建設的首個項目,,將建設包括京東電子商務營業中心、智能物流示范基地、區域采購中心等,實現智能倉儲、無人分揀、無人巡檢、無人配送的全流程、多場景應用。
在配送站啟用儀式上,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副市長,和林格爾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羅青表示,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正加快培育打造高新、高端產業,智能配送站等智能物流項目的落地,不僅可以有效提升新區智能配送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服務新區企業居民,隨著更多京東物流項目建成,對于打造內蒙古電商物流業發展新高地,促進內蒙古智能物流與電商深度融合,加速電商物流業升級發展也將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截至目前,京東物流配送機器人在實現全國20余個城市常態化運營的基礎上,已經建立起長沙和呼和浩特“一南一北”的智能配送新格局,充分驗證了現有自動駕駛技術在末端配送領域場景開拓、智能調度、配套搭建上的成熟度和可復制性。京東集團副總裁、X事業部總裁肖軍表示,隨著更多配送機器人智能配送站投用,不僅對于解決城市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難題具有標志性意義,成為京東物流無人科技和配送業務深度結合的典型場景,也將成為未來機器人在整個物流配送行業應用推廣的重要方式,為智能物流融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服務消費者品質生活提供新樣板。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