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1-18 10:47:34 中國交通新聞網

2019年1月16日,由G7主辦的G7“數字貨艙”品鑒會在上海中國商用汽車模型博物館隆重舉行。在新年的暖意中,來自物流行業的眾多大佬齊聚一堂,鑒識“數字貨艙”在物流運輸中對貨物感知和運輸調度中的實際應用,身臨其境地體驗了這臺智慧化掛車如何幫助企業更可控的運輸,更高效的交付。
過去的一年是物流行業碩果累累的一年:物流產業繼續快速發展。據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統計,2018年中國物流市場規模達到近13萬億元,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場。物流行業能有如此傲人的成績,除了受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外,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化新技術對物流行業的貢獻也是毋庸置疑的。新的一年里,物流行業如何繼往開來、再創輝煌,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G7“數字貨艙”品鑒活動上,G7創始人兼CEO翟學魂首次發布了G7“云掛大屏”,并借此分享了他在物流行業未來趨勢上的見解:物流行業的未來需可視可控。想要達到這一目標,整體提升掛車、叉車這類傳統物流“硬資產”裝備的智能化是必由之路。而G7全新發布的“云掛大屏”,就是“數字貨艙”這樣的智慧化掛車再升級的重要基礎。在現場,G7 創始人兼CEO翟學魂表示:“云掛大屏”是車+掛+場站的整合場景,可以將運輸過程完整的呈現在辦公室里,達到可視可控。
隨后,G7智能裝備事業部總經理丁虎和智能車輛智能產品總監黃易飛向活動的參與嘉賓們展示了G7“數字貨艙”全新功能的創造性應用:利用AI量方技術,貨物方量得到了精準測量,裝載時間得到了實時感知,車廂裝卸效率得到了有效監控,極大地提升了裝載效率。新功能對物流企業很實用。來自京東的與會嘉賓就在現場表示:一直以來,京東都是通過人工測量方量跟下游車隊結算,非常繁瑣;利用G7的“數字貨艙”快速提升結算的自動化和效率,將成為貨主與下游車隊合作的又一重要依據。
作為G7“數字貨艙”的初代用戶,壹米滴答、跨越速運和傳化智聯的負責人也在現場分享了他們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感觸。他們都表示,G7的“數字貨艙”一步到位實現了可視,安全,裝配等多方面的全程數據監測,提升了公司標準化管理能力,讓小甩掛模式的效率和成本都有大幅升級,提升單車收入。作為物流行業智慧化升級的前瞻者,企業需要“數字貨艙”這樣的平臺化智能裝備來提升其服務標準和競爭力,為客戶提供更好的物流體驗。
活動的最后是壓軸環節——G7與壹米滴答智能掛交付儀式。G7裝備業務總裁王晴童先生以及壹米滴答高級副總裁劉冬先生共同上臺開啟“數字貨艙”掛車模型,預示著雙方的合作聚集各自的力量,共建物流行業的新生態,不禁讓我們對未來的美好前景充滿期待。
在過去的幾年里,一大批傳統物流企業正是通過物聯網和AI大數據技術,不斷降本增效,才有了中國物流行業如今的蓬勃。新的一年已經啟航,物流行業的智能化、數字化也將不可逆地進行下去。如何在物流行業智慧化升級的下半場抓住機遇,G7“數字貨艙”作為行業前瞻的創新產品,也許是企業管理者的又一個絕佳抓手。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