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4-28 08:57:32 浙江物流網

近日,上饒市政府召開的首次快遞業發展座談會上,該市郵政、圓通等44家快遞企業分別獲得了農村土特產品網絡銷售平臺優秀獎、快遞服務電商優秀獎、快遞服務“最后一公里”優秀獎等獎項,共計發放電商產業發展引導資金50萬元。
會上,上饒市副市長俞健表示,2020年,電商產業發展引導資金將由政府層面來進行考核,獎補力度將會更大,以鼓勵快遞企業做大做強,轉型升級。據悉,這是上饒市連續第三年實施電商產業發展引導資金獎補政策,累計使用獎補資金140萬元。
資金從哪里來,怎么用?
2015年,上饒市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確從當年起,市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降低電商企業物流快遞成本。然而,該市商務、財政部門當年制定《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時,并沒有將快遞企業納入獎補范疇。
對此,上饒郵政管理局多方協調,反復溝通,大力推動《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的修訂。2016年,《資金使用管理辦法》進行重大調整,明確了“每年從全市電商發展資金中安排5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加強快遞企業網絡建設、處理能力建設和電商快件成本補貼”的獎補政策。
獎補資金爭取到了,如何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最大程度地調動企業積極性?
上饒市郵政管理局局長馮學軍表示,獎補標準設定是否科學合理非常關鍵,標準定低了,起不到激勵作用;標準高了,資金發不出。對此,在摸清全市快遞服務電商狀況的基礎上,上饒市設定了“對服務單個電商企業快件業務量每年達到20萬件的快遞企業,按每件0.1元給予補貼,每家快遞企業每年補貼最高5萬元”獎補標準。將年度核查方案及《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提前向企業公布,并將每年企業申報、現場核查、公布表彰等時間固化,打消企業對政策延續性的擔憂。
用出去的資金產生何種效果?
連續三年用電商產業發展引導資金進行獎補,激發了上饒市快遞企業干事創業、開拓市場的熱情。
上饒市郵政管理局紀檢組長揭潤身介紹,三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達到標準,參與獎補資金的分配,政策激勵效果明顯。據了解,2016年,上饒市9家申報快遞服務電商優秀獎的快遞企業有8家符合獎補標準;2017年,23家申報快遞服務電商優秀獎的快遞企業有15家符合獎補標準;2018年,31家申報快遞服務電商優秀獎的快遞企業有18家符合獎補標準。
“政府連續三年直接發錢給快遞企業,還真不多見。算上今年這筆錢,我們三年共拿了8萬多元獎補資金。”座談會后,上饒市圓通經理方曉勇臉上寫滿了喜悅,“今年全市所有圓通分公司有一半拿了快遞服務電商優秀獎,這是我們抱團引進電商的成果。”
獎補政策激發了快遞企業的發展動力,大家紛紛出招做大做強電商業務。鉛山縣申通與廣豐區韻達打通產業鏈上游,打造自有電商企業,形成了銷寄一體化發展模式;上饒市郵政與鄱陽縣郵政充分挖掘本地資源,借助平臺優勢,積極孵化電商企業,拓展了郵農產業鏈;玉山縣韻達、德興市圓通等企業通過為電商企業提供倉儲、運營場地,鞏固了互利合作機制;余干縣與上饒縣郵政圍繞大客戶,不斷優化服務,持續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營造了優質的營商環境。
“獎補資金其實并不多,但它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能產生連鎖反應。”玉山縣韻達經理彭錫金說。在快遞企業共同努力下,目前,上饒市電商產業發展結構日益優化,形成了年發貨量超200萬件的有兩家,年發貨量超50萬件的有7家,年發貨量超20萬件的有21家,年發貨量超10萬件的有50家的金字塔形電商隊伍結構,對郵政業發展具有巨大促進作用。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