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5-10 12:25:03 杭州日報

昨天上午10點,一輛標有藍色“跨境電商退貨通行證”的廂式貨車在監管下緩緩進入錢塘海關的中國海關卡口。這也意味著,全國首個跨境電商B2C包裹退貨新模式,在錢塘新區保稅區投入運行。
目前開展跨境保稅進口業務的城市,退貨包裹一般是退到特殊監管區域之外的倉庫。“由于貨物狀態及退貨時效等原因,無法退到特殊監管區域之內,會給消費者和電商平臺帶來很多不便。”杭州綜保區管理辦公室服務促進科副科長李偉軍說,比如,超過30天退貨期限,除了要向海關繳納相應稅款外,還會影響個人年度交易累計金額。
就拿稅款來說,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據錢江海關初步統計,截至目前,杭州區域內天貓國際、網易考拉、云集等大型電商平臺區外存放退貨包裹累計35萬多個,貨值超過1億元人民幣,主要有母嬰、美妝、保健、服裝鞋靴等商品。“按照目前消費者海淘購買進口商品綜合稅點為9.1%來算,稅款高達900萬人民幣。而在原有模式下,部分邊遠地區確實很難保證在30天內實現退貨,這筆費用,一般是電商平臺自行承擔,也容易滋生矛盾糾紛。”李偉軍說。
綜合保稅區運行的新模式,正是對這些痛點“對癥下藥”。通過此模式,存放區外的退貨包裹按照海關要求進行退貨后,將不予征收相應稅款,且消費者的個人年度交易累計金額也將進行相應調整。這對促進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退貨業務發展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利好消息。
在保稅區現場,記者看到,從卡口施封、核驗、剪封、交接、登記、理貨、抽核、再次施封到出區,載有退貨包裹的車輛共需經過八項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零售進口退貨流程。錢江海關主任科員黃維文面前有一臺屏幕,正在對通關情況實時監控:“我們還要對退貨的包裹進行抽核,確保包裹內物品與退貨信息一致。”
跨境電商B2C包裹退貨業務在為跨境電商及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為海關部門帶來了與日俱增的退貨量。如何確保監管到位?如何辦理退貨有序進入保稅區?為此,杭州綜合保稅區管理辦公室與錢江海關駐下沙辦事處進行多次協調,向科技要效率,創新監管方式,制訂了《跨境電子商務網購保稅零售進口退貨業務操作指引》及車輛進出區操作流程,提高了通關速度。
“希望可以通過我們的服務,讓消費者和商家輕松和放心地‘買全球、賣全球’,推動錢塘新區跨境電商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杭州綜保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