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5-30 09:45:18 中國交通新聞網

日前,天津市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榮鋼)近60噸圓鋼產品在廠區內完成裝車,首次通過鐵路運輸發往700公里外的河南鄭州。這是繼2018年該企業啟動大宗原材料運輸“公轉鐵”后,在運輸結構調整中邁出的又一關鍵步伐。
民營企業成為踐行“公轉鐵”典型的背后,是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解剖麻雀”、寫好全市“大文章”的生動實踐。
工作小分隊深入企業調研
事實上,天津對“公轉鐵”重要意義的認識源于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戰。早在2017年,天津就對港口煤炭運輸方式進行了一次“壯士斷腕”般的調整,由原來主要依靠柴油汽車運輸,全部改為火車運輸。此舉直接讓天津港每年減少柴油車運輸200萬輛次以上,為減排作出的貢獻可想而知。
2018年,黨中央、國務院正式作出運輸結構調整的決策部署。當年,天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天津市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實施方案》,提出2018年至2020年,全市鐵路貨運量要實現較2017年分別增加542萬噸、2552萬噸、5602萬噸。
鐵路運輸增量從何而來?在加快推進鐵路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一道難題擺在了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領導班子面前。
“公轉鐵”目標的實現,對于產業結構調整和環境優化提升,甚至賦予企業新的發展動能都有著深遠意義。然而,彼時的榮鋼正大量使用汽車,通過公路向煉鋼廠運送來自天津港的鐵礦石原材料。環渤海地區多有能源消耗大戶,每年有大約8000萬噸進口鐵礦石通過天津港入境,僅天津市自用就達到2000萬噸,其中榮鋼使用的達850萬噸,通過鐵路專用線直接入廠的卻不足40萬噸。
到底是什么原因在困擾“公轉鐵”?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王魁臣下定決心:“運輸結構調整絕不只是喊喊口號,一定要沉下去,把里面的問題搞透。”今年1月30日,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負責人帶領一支20多人的工作小分隊直奔榮鋼,意在通過“解剖麻雀”,為寫好全市“公轉鐵”這篇大文章破局。
“一方面,我們自身的鐵路專用線是單線,承載能力有限,無法滿足裝運需求;另一方面,鐵路部門的運力匹配與企業的銜接上還有不通暢的地方,不能做到運力有效保障。”在這次現場辦公會上,榮鋼負責人向工作隊道出了苦水。
一旁的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大為感嘆:“確實不了解榮鋼‘公轉鐵’的決心如此強烈,而且是這么大的一個運輸市場。”
企業和鐵路將各自的“堵點”“痛點”和盤托出,讓在座的人看到了轉機。
政府搭橋促進企業間溝通
榮鋼的決心源自靠前的發展理念。“運輸結構現在不調,到了2020年我們怎么辦?”榮程集團董事局主席張榮華在會場上表態,“我們愿意再投資6000萬元,修建一條廠區鐵路復線,用于解決廠區內運輸能力不足問題,為下一步提高鐵路運輸比重提供硬件基礎保障。”
企業主動作為,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當即協調有關方面落實立項、審批、建設事宜,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則作出了“榮程吹哨、運力報到”的承諾。各方形成共識、并肩作戰,成為天津“公轉鐵”的發力關鍵。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副主任劉道剛全程牽頭推動了榮鋼“公轉鐵”試點。在他看來,企業需要鐵路車皮資源、運力匹配、時刻表、線路權優先配給;而鐵路部門也是企業,也要衡量鐵路運輸資源如何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掛鉤和匹配,找到終端型市場。“這個過程單獨由鐵路部門和企業來做是很難完成的。但是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全面謀劃組織,在鐵路與企業之間搭建了一座溝通順暢的橋梁,讓不同的群體有了共同的目標。”劉道剛說。
合力攻堅之下,榮鋼近3個月的鐵路發運量每月遞增300%,僅3月份就減少汽車運輸近7000輛次,其大宗原料鐵路運輸占比已到達45%。到今年年底,預計其鐵路運輸占比將突破60%,到2020年將突破80%。“公轉鐵”這篇具有重要意義的文章,在這個具有代表性的鋼鐵企業身上找到了破解路徑。
為大型國企量身定制方案
企業提高對運輸結構調整緊迫性的認識,加大相關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鐵路部門作為“公轉鐵”核心力量,向生產型企業優先配給運輸資源……“榮程模式”對天津市生產型企業,尤其是需要大宗生產物料和大批成品外輸的企業提供了借鑒。
4月以來,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會同市工業和信息化、鐵路等部門為天津市鋼鐵集團量身打造了一套“公轉鐵”方案,促進大型鋼鐵國企調整運輸結構。5月6日,全列編組48輛96個敞頂箱滿載3000噸鐵礦石從天津港第四港埠公司專用線駛出,發往軍糧城站。
王魁臣說:“運輸結構調整工作需要交通運輸部門站在全局的高度,做到‘跳出交通看交通’和‘多邁一步腳’。我們要緊緊抓住協調推進企業建設鐵路專用線、保持路企信息對稱、探索鐵路量價聯動機制3個關鍵,在全市重點生產企業推廣經驗,同時也要在完善多方協同體系上尋求更大突破,真正把‘公轉鐵’做好、做實。”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