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7-04 09:28:02 快遞雜志

“承東啟西,連南接北,輻射四方”,說的是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中部6省。如果說東、西部大發展是中國騰飛的雙翼,那么中部則是當仁不讓的“脊梁”。然而,在很長一段時期里,中部地區論發展水平比不上東部,論發展速度比不上西部,局如何破?
5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就做好中部地區崛起工作提出要求,釋放出國家高度重視中部發展的強烈信號。這也為快遞業更好服務中部崛起和實現自身的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隨著我國快遞業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快遞業對關聯行業的支撐能力顯著增強,可以在中部崛起戰略中承擔更為重要的使命。
賦能“崛起” 厚積薄發
中部地區是我國內陸最核心的地區,是擴大內需、提升開放水平極具潛力的區域,也是支撐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重要區域。國家2004年最早提出“中部崛起”的概念,2009年國務院印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2009—2015年)》,至今已是第10個年頭。10年間,中部地區的經濟增速幾乎與全國保持同步。
2018年,中部6省GDP總和超過19萬億元,占全國GDP的21.3%。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我國各?。▍^、市)GDP增速排名當中,中部6省有4省進入了全國前10位,工業增速也在全國保持了較高水平。
中部地區快遞業務規模、發展水平和服務能力等均位于東部和西部之間,是我國快遞發展的中間地區,與10年前相比亦不可同日而語。
2018年,中部6省完成快遞業務量57.1億件,比2010年增長了近24倍,年復合增長率達49.5%,比全國增速高2.6個百分點;快遞業務收入593.8億元,比2010年增長了近12倍,年復合增長率37.7%,比全國增速高3.5個百分點。
中部快遞所占份額持續提升,業務量占比從2010年的9.8%提升至2018年的11.3%, 提高了1.5個百分點,業務收入提升了1.8個百分點。2018年,河南、湖北、安徽、湖南、江西、山西分別以15.3億件、13.5億件、11.2億件、7.9億件、6.2億件和3億件位居全國第九、十一、十二、十三、十五和二十一位。
中部6省快遞發展基礎相對較好,具備為中部崛起賦能的規?;A和渠道優勢。
隨著“快遞下鄉”工程的推進,中部6省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均達到100%,實現了快遞普惠發展。人們足不出戶即可使用便捷的快遞服務,極大地釋放了中部地區特別是中部農村地區的消費潛力。2018年,中部6省快件投遞量接近100億件,比2012年增長近19倍,年復合增長率達64.2%,比同期業務量(攬收量)增速高20個百分點以上。消費潛力逐步釋放,為中部地區快遞規模經濟效應發揮和服務網絡持續運營奠定了需求基礎,也為中部崛起提供了強勁動力。
中部地區在行業發展中戰略地位凸顯,鄭州、武漢、長沙、南昌、合肥等均為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鄭州、合肥、南昌、武漢、鄂州、長沙6市為一級快遞專業類物流園區布局城市。重點快遞企業加快在中部布局,順豐在湖北鄂州建全球第四個、亞洲第一個專業貨運機場,圓通新增5條長沙至東南亞的國際航線,部分民營快遞企業區域甚至全國陸運樞紐集中在鄭州、武漢和長沙等地,快遞樞紐功能逐步強化,對西部地區特別是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漸顯。
“快遞面前,人人平等”
快遞全程全網的特性打破了時空限制,不管是在東、中、西部,“快遞面前,人人平等”。
快遞加速區域均等化和統一市場建設。中部的消費者通過快遞可以購買到東部地區的工業品和西部地區的農產品,農村的消費者可以以同等價格購買到與城市同質的產品,不同區域間、不同城市間、城鄉間均可以享受同等的網購和快遞服務,實現了消費公平,推動了全國統一市場建設。
“快遞下鄉”提高了農產品線上銷售的比例。2018年,中部地區涌現了安徽黃山茶葉、江西贛南臍橙、湖北黃岡蘄艾、山西運城蘋果等年業務量超千萬的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金牌項目7個,占項目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單個項目帶動農業總產值大部分超過5億元,大大增加了農民收入和繁榮了農村經濟,縮小了城鄉間收入和消費鴻溝,加速了城鄉均等化進程。同時,快遞渠道下沉帶動了中部地區創新創業的發展,吸引大批東部務工人員回流。
初步測算,2018年,中部6省快遞業直接吸納就業人員超過40萬人,間接帶動就業超過500萬人。具體從人口遷移看,以2010年為一個明顯的分水嶺,中部地區人口出現了大規模輸出和逐步性回流兩種截然相反的規律。2010年前,我國總體的城市化率從17.9%快速提升至49.9%,有約5億中國人從鄉村進入城市,安徽、江西、湖南、湖北4省的常住人口在這一時期呈現出連年負增長的情況。2010年之后,隨著沿海地區產業轉移和中部產業承接,中部省份開始出現人口回流,中部農民工輸出大省的常住人口增長由負轉正明顯加快。
快遞支撐產業轉移和產業分工合作??爝f業的發展加速了全國統一市場的建設,產品通過快遞渠道可以實現全國銷售,因此,場地位置特別是靠近市場位置對企業生產決策的重要性下降,快遞發展程度對企業生產決策的重要性提升??爝f發展不僅促進商品流通自由化和消費市場一體化,也在促進生產要素和中間品的自由流通,推動和促進了區域產業結構均衡分布和合理分工合作,為中部地區承接東部轉移產業和形成東、中部合理分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全國省會城市的工業總產值數據可以清晰地顯示出,東部沿海和京津地區的工業生產總值規模仍全國領先,但隨著城市規模的限制和發展方向的變化,生產要素成本激增,產業競爭力下降。從2010年起,以中部6省為代表的內陸腹地迎來了制造業的快速增長期。其中,長沙、合肥的工業生產總值排位分別從2001年的第二十二和第二十七位上升至2017年的第十二和第十七位,上升速度之快居各省會城市首位。兩市與長三角、珠三角之間有著無縫銜接的交通基礎網絡,工業分工度和技術需求度俱佳,勞動力和高智人才儲備充足且成本低廉,城市開發空間留有余地。兩市承接產業遷移的歷程很大程度上是我國中部承接東部沿海產業的縮影:長三角、珠三角等地的產業遷移并非僅發生在傳統行業領域,也合并和疊加了新興產業。
快遞業在支撐產業轉移方面已經從過去的提供簡單的產品寄遞服務發展至供應鏈層次,快遞渠道實現生產者與消費者無縫對接,直采直銷、定制化生產、智能制造等均已成為現實,大大降低了實體經濟的運營成本,提升了產業競爭力??爝f業發展也在支撐東、中部形成合理的產業分工合作,東部產業轉移后定位為高端產品設計、產品展銷和出口地,中部主要為產品的生產基地??爝f渠道同時促使中部產業的“承接”與“升級”同步完成,在產業承接過程中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探索“制造”向“智造”的高質量跨越。
快遞推動流通方式轉型和產業融合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在中部崛起工作會上將“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列為八點意見之首,為快遞業高質量發展和中部崛起指明了方向。
中部地區是我國工業較為集中的地區,也是我國現代供應鏈重點發展的方向。“互聯網+快遞+”沖擊著傳統流通模式,線上對線下替代率上升,線上線下一體化部分替代了傳統分銷模式,制造業組織作業模式發生了新的變革,企業對市場需求變化更加靈敏,對流程管理更加有效??爝f業融入產業鏈、供應鏈和服務鏈,通過快遞渠道來提高整個鏈條的運行效率,打造中部經濟增長的產業增長極,帶動關聯產業的融合發展。
中部地區是我國經濟新的增長極,也是快遞業增長的亮點??爝f高質量發展與中部崛起是一個由點到面、由局部到整體依次遞進、有機聯系、共生共榮的生態系統,快遞業應抓住中部崛起機遇探索行業未來高質量發展路徑,通過行業高質量發展來賦能中部崛起,形成良性互動,使快遞在融入、服務、推動中部崛起過程中實現自身的高質量集聚發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