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7-10 06:09:31 國家郵政局網站

《國家郵政局關于支持民營快遞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解讀
2019年6月29日,國家郵政局印發《國家郵政局關于支持民營快遞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為便于各級郵政管理部門、各民營快遞企業、業內從業人員更好地理解相關內容,切實做好該政策性文件的貫徹實施工作,現解讀如下:
一、制定背景
民營經濟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業創新的重要力量,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營企業發展,在財稅金融、營商環境、公共服務等方面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積極成效。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我國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強調要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為落實總書記講話精神,國家郵政局黨組高度重視,強調要不斷為民營快遞企業營造更好發展環境,幫助民營快遞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困難,支持民營快遞企業改革發展,變壓力為動力,讓民營快遞企業創新源泉充分涌流,讓民營快遞企業創造活力充分迸發。出臺《國家郵政局關于支持民營快遞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正是結合當前行業發展實際,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更好服務民營企業加快發展的具體舉措。
二、制定過程
國家郵政局于2019年初啟動《指導意見》起草工作,充分吸收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交通運輸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工作措施》等近期已出臺的部分政策文件,通過反復研究討論形成初稿。為保證政策制定的科學合理性,分別征求了國家郵政局各司室、各直屬單位、各省郵政管理部門、行業協會及各民營快遞企業的意見建議,并按程序進行了公平競爭審查。在此基礎上,國家郵政局局長辦公會議于2019年6月25日審議通過。
三、主要內容
《指導意見》聚焦民營快遞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結合近期已出臺的部分政策措施,從降低企業成本、推動轉型升級、營造公平環境、提升保障水平等四大方面,提出12條針對性更強、更實、更管用的新措施。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促進民營快遞企業發展提供了遵循和指引,對于提振民營快遞企業發展信心,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一是降低企業成本,減輕企業負擔。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快遞領域“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審批服務流程,將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審批時間縮短至法定時限一半以內。推進全流程在線辦理“一網通辦”,實現企業“最多跑一次”。推進減稅降費,引導民營快遞企業充分享受國家各項稅收政策減免和優惠措施,切實減輕快遞企業負擔。
二是加強企業培育,推動轉型升級。包括提升企業發展質效,推動民營快遞企業總部做強做優。深入推進“快遞下鄉”工程、“快遞入區”工程和“上車、上機、上船”工程。引導民營快遞企業“走出去”,培育具有國際一流競爭力的快遞企業。提升企業創新發展能力,培育“專精特新”快遞企業。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堅決遏制“以罰代管”和農村末端不合理收費。深入開展快遞工程技術人才職稱評審,推動建立技能等級認定制度,完善行業職業技能競賽體系,強化人才聯合培養機制。
三是完善監管措施,營造公平環境。包括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平等對待行政執法對象。深入推行“雙隨機、一公開”,規范完善郵政市場主體名錄庫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建設,確保執法檢查制度化、規范化。完善政策執行方式,提高政府部門履職水平。強化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實施快遞行業失信主體“黑名單”制度,探索對守信快遞企業提供“綠色通道”和“容缺受理”等便利服務措施,著力提高全行業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
四是加強組織協調,提升保障水平。包括促進政企親清交往,創建風清氣正的營商環境,充分保障民營快遞企業合法權益,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提升行業精神文明水平,積極組織開展快遞行業各項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動形成文明向上、奮發有為的行業氛圍。加大政策落實力度,細化、量化政策措施,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落細、落實,切實推動民營快遞企業健康發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