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7-15 09:20:34 中國水運報

7月11日,作為中國航海日論壇平行論壇的第五屆海絲港口國際合作論壇(以下簡稱“海絲論壇”)在寧波召開。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為如何拓展“一帶一路”沿線港口合作,推動港航企業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
“寧波倡議”匯聚全球港航精英
本屆海絲論壇的主題是“容·通——絲路傳承,伙伴精神”。據海絲論壇組委會秘書處負責人介紹說,“容”和“通”體現的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視野、大格局。
“容”是論壇辦會理念,旨在促進包容發展、普惠發展。海絲論壇放眼“一帶一路”這一包容性巨大的發展平臺,秉持包容、普惠理念,倡導容發展之先、互為借鑒,容國情之異、互相尊重,容利益之訴、互惠多贏,以凝聚各方共識、推動合作共贏,謀求全球港航界共享機遇、共迎挑戰、共同發展、共創繁榮。
“通”,則是論壇辦會目標,旨在推動開放發展、融通發展。海絲論壇信奉世界經濟貿易“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堅定開放、融通目標,倡導通洋達海、共建網絡,通商易貨、共促便利,通人育文、共創和諧,以匯聚港航業發展要素、建設助推開放型世界經濟,鞏固和擴大全球港航界在理念、業務、技術、項目、人文等方面的合作成果。
自2015年以來,海絲論壇已連續舉辦四屆,成為“一帶一路”重要港航合作交流平臺。記者了解到,幾年來,論壇規模和層次不斷提升,累計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港口、航運、物流等領域的近250家單位、約1500人次參與論壇,參會嘉賓代表了50%以上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60%左右的全球性航運中心、60%的全球前20大貨代公司、75%的全球前40大集裝箱港口、80%的全球前20大班輪公司、100%的全球前6大碼頭運營商。
海絲論壇成果和影響也不斷擴大,累計安排嘉賓演講130人次,開設專業研討會16場、行業創新展示會4場,發布行業重要成果6項,安排合作會議160多場,安排合作與投資協議簽署20多項。
去年的海絲論壇令全球矚目。論壇高層圓桌會議通過的《海絲港口合作寧波倡議》(以下簡稱“寧波倡議”),于今年4月被列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寧波倡議”傳達了彼時33家國內外重要港口企業、港務管理局和碼頭運營商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在港口領域有效實施的強烈愿景與共同目標。“寧波倡議”在引起國際港航界強烈反響的同時,也極大地提升了海絲論壇的品牌地位與國際影響力。
“我非常贊同‘寧波倡議’。我們需要這樣的倡議,因為它代表了我們的心聲。非常樂意到寧波,我知道海絲論壇的影響力,我愿借論壇重申這樣的心聲。”最近2個月內,西班牙阿爾赫西拉斯灣港務局總裁Gerardo Landaluce在與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代表的數次對接洽談時,表達了這樣的想法與心愿。
海絲論壇的影響力和“寧波倡議”的號召力,使得本屆海絲論壇參會報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踴躍程度。盡管本屆海絲論壇組委會不得不給予了必要的“限制”,論壇規模仍達到了388人,涵蓋亞、歐、非、北美、南美、大洋六大洲。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港航領域較具代表性的招商港口集團、AP穆勒碼頭公司、和記港口集團、歐門集團等6家全球碼頭運營商,韓國釜山港務局、荷蘭鹿特丹港務局、馬來西亞巴生港、比利時安特衛普港務局等56家國際港口及其管理單位,馬士基、地中海航運、中國遠洋海運等23家班輪公司,泛亞班拿、德迅(中國)、飛協博等48家國際貨代和物流公司,羅蘭貝格、德魯里航運咨詢公司、紐約航交所、大連商品交易所等交易、咨詢、金融等行業重點企業紛紛派員參會。
“容·通”天下奏響發展樂章
在本次論壇上,包容發展、普惠發展,開放發展、融通發展,成為了嘉賓們發表和探討港航業發展時的最為一致的觀點。
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林懿翀認為,“一帶一路”建設關鍵是互聯互通。中國港灣將中國強大的港口建設服務能力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改善港口設施、帶動經濟發展的迫切需求相結合。
目前中國港灣海外已遍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一百多個港口項目正在實施推進,中國港灣愿意與同行業內伙伴共同打造國際港航合作網絡,構建全域產業發展生態圈,更加務實、努力打造合作平臺,加強與國內外政府、企業、金融機構、協會間的合作,融入全球對外開放,交流的新格局,引導境內外優質資源,開展規劃、建設、運營、資本、人才等多方位、多層次合作,更好服務于“一帶一路”合作的多元化需求。
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奉利也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港口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港口是“一帶一路”建設非常關鍵的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先行區域。建設“一帶一路”,關鍵就是互聯互通。目前青島港從兩個方向發力,在海向,主要是增航線、擴艙容,在165條航線中有136條是國際航線;在陸向,努力在沿黃流域和中西部地區做優質出海口,把沿黃流域的大通道打開。
巴西桑托斯港務局首席執行官Casemiro Tercio Carvalho介紹,桑托斯港是南美洲一個大港,在進一步推動全球貿易平衡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港內有85個碼頭、65泊位,碼頭總長度15公里,管道、鐵路和公路網絡等基礎設施條件好。“‘一帶一路’對巴西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倡議。”Casemiro Tercio Carvalho希望能進一步融入到“一帶一路”倡議中,也愿意進一步支持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構建巴西生產商和亞洲消費者溝通的橋梁。
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董事長毛劍宏認為,以多贏為目的的第三方市場合作是國際合作的新趨勢、新模式,是一片新藍海。為此,該集團把正在推進的中印尼產業園、印尼的瓜拉丹戎項目作為第三方市場合作的嘗試,經過多次對話溝通,鹿特丹港務局與我方和印尼方達成意向,攜手開發該項目,激發當地經濟活力,也將為中荷兩國的物流產業在印尼發展打下基礎,提供示范,最終實現多贏。
同時,在港口全產業鏈、港口國際化人才培養等融通發展方面,與會港航企業也紛紛亮出觀點。德路里航運咨詢公司執行董事Tim Power認為,要打造全產業鏈覆蓋的集約化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實現人員、物流鏈的轉型。雖然這樣做會面臨流失現有客戶、喪失管理焦點等方面風險,但只要把握為客戶創造獨特的價值、保證港口已有的盈利能力兩個核心原則,也是可行的。此外,他認為港口賦能增值的方向還有確保核心碼頭業務,增加生產力、可靠性,降低單位成本,發展港口自動化和標準操作,加強互聯互通,打造數字平臺。
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褚斌表示,智慧港口代表了港口的未來,深刻改變著港口的發展方式和供應鏈的模式,蘊藏著無限的機遇,港口作為全球物流供應鏈的節點,必須牢牢把握新機遇,以互聯網為依托,廣泛用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新一代信息技術,拓展港口的物流產業鏈、價值鏈,創新港口的大數據服務,重塑新的商業模式,再造產業結構,構建行業新生態。
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健也表示,變革創新已經成為世界各個港口的必然之舉,港口業從機械時代轉向人工智能時代已經成為全球各大港口的共識。碼頭智能化解決方案正吸引著越來越多同行的關注和思考。
當前,港口競爭力的體現已經不僅僅是深水港、大泊位、大堆場、集疏運體系等基礎硬件之爭,更是港口供應鏈和物流、服務等軟實力的競爭。軟實力的建設需借助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來優化港口的集轉運系統,改善裝卸工藝,提高裝卸作業效率,進而縮短船舶在港的靠泊時間。通過軟硬件的完美結合來優化提升港口的基礎設施和管理模式,實現港口的功能創新、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使其真正具備智慧實力。
安特衛普港務局東亞商務經理劉國金認為,在全球化背景下港口必須合作,知識必須相通。而相通的前提是人要“通”,從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成功經驗來看,對于人才的培訓是極其重要的,不培訓就改變不了思維、改變不了工作方式。劉國金介紹,雖然安特衛普港自然條件并不好,但憑借優秀的管理經驗,該港成為了歐洲第二大港,為了更多港口分享其管理經驗,他們成立了APEC培訓中心,既能提供與港口和物流相關的專業培訓,也能成為全球港口人才培養交流的平臺。
“伙伴精神”澆出豐碩成果
“能夠傳承‘伙伴精神’的,除了車船,除了港口,還有能讓我們面對面交流、手挽手合作的各類港航合作平臺,海絲論壇就是這樣的平臺。”毛劍宏表示,舉辦論壇的重要目的,是要讓更多成果被嘉賓“帶回去”,既要緊跟全球港航業發展趨勢,使論壇成為全球港航前沿理念的闡發平臺、港航學術成果的展示平臺、港航熱點話題的探討平臺、港航發展經驗的交流平臺、港航先進技術的推廣平臺;又要推動更多實質性合作,使論壇成為全球港航合作戰略的對接平臺、港航合作要素的組合平臺、港航合作事項的會商平臺、港航合作項目的洽談平臺、港航合作機制的推進平臺。
海絲論壇期間開展了港航熱點問題投票。據了解,本屆海絲論壇收集到熱點話題8個,話題涵蓋宏觀港口生產形勢,港口自動化、信息化、綠色化進程,港口投資熱點等行業發展趨勢。與會人員圍繞這些話題積極投票并表達自身觀點,業界專業嘉賓將對投票結果作出解讀,奉獻研究分析成果。
在7月11日、12日先后舉行的創新投資專題會議、灣區經濟學術研討會、航運金融衍生品專題研討會、海鐵聯運高質量發展會議、國際航運服務業創新發展會議等5場專題會議上,合計有48位與會嘉賓就港口創新投資經驗、創新投資方向、創新投資實踐,港口發展與灣區建設,多式聯運網絡化、信息化以及新技術運用,船舶交易、供應鏈金融等航運服務業發展等議題發表專題演講。
同2018海絲論壇一樣,11日的論壇高級別會議——高層圓桌會議再度成為本屆海絲論壇的焦點。
亞太港口服務組織、國際港灣協會、中國港口協會、馬士基集團、地中海航運、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上港集團、天津港集團、安徽省港航集團、廣州港集團等行業國際組織和港航巨頭均派高層出席此次高層圓桌會議。
圓桌會議通過了《海絲港口綠色發展愿景》(簡稱《愿景》)。《愿景》希冀與會各方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普及綠色能源應用,增強港航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強港口綠色發展協作。《愿景》還呼吁港航界人士將“港口、人、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各項港航行為之中,自覺擔當更多的社會責任,努力創造更多的綠色價值,讓海洋和空氣更清潔,讓港口和城市更美麗。
同時,在海絲論壇主論壇舉行的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與中國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的簽約,普洛斯投資(上海)有限公司與浙江省海港集團的簽約,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與小米集團的簽約,使得合作方在此之前對接洽談的諸多事項有了落地的基礎。
此外,7月12日的海鐵聯運高質量發展會議,也簽署了相關合作協議,包括寧波市交通運輸局與江西省發展改革委、重慶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辦公室等有關內陸城市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海鐵聯運的戰略合作方面,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下屬的寧波舟山港股份公司、寧波港國際物流公司、寧波港鐵路公司將分別與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公司、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公司、長榮香港公司寧波分公司簽約。
本屆海絲論壇期間的寧波舟山港港區參觀、與會單位小型展示、書畫能手現場書畫展示和場外數十場的雙邊業務洽談,既使論壇平添了萬般生機,也讓與會嘉賓在場外收獲了諸多“驚喜”。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