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7-17 08:52:17 國際商報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最新發布的全球航空定期運輸數據顯示,5月份,全球航空貨運需求(按照貨運噸公里計算)同比下降3.4%,與4月份(貨運需求下降5.6%)相比略有改善。經季節性調整后,貨運需求連續3個月小幅增長,表明貨運市場雖然疲弱,但可能已渡過低迷期。5月份,貨運運力(按照可用貨運噸公里計算)同比增長1.3%。運力增速已連續13個月超過需求的增長。
IATA理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表示,中美貿易摩擦對5月份的航空貨運量產生了影響,貨運需求同比下降3.4%。貿易壁壘的形成使經濟遭受損失。貿易緊張局勢即使在短期內得到緩解,商業信心與貿易也需要時間才能恢復,預計航空貨運仍將面臨不利的商業環境。
IATA預測,2019年將是航空業連續盈利的第10年,預計全球航空運輸業凈利潤為280億美元,但利潤率正遭受勞動力、燃油和基礎設施成本全面上漲的擠壓。燃油價格上漲和世界貿易嚴重疲軟導致航空業商業環境不斷惡化。2019年,全球航空運輸業總成本預計將增長7.4%,超過總收入增長率(6.5%),凈利潤率為3.2%。航空公司之間的激烈競爭也會影響收益增長。如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全球貿易疲軟態勢仍將繼續,不僅將直接沖擊航空貨運,也會拖累客運增長。2019年,航空公司投資回報率預計將達7.4%,僅略高于平均資本成本(預計為7.3%)。此外,北美、歐洲和亞太地區航空公司與非洲、拉丁美洲和中東地區航空公司之間的盈利差距更為顯著。
“雖然航空業是一個自由通達的行業,為人們和貿易實現互聯,為增長和發展創造新機遇,但只有在各國邊境允許人們、貨物和航班往來的前提下,這一自由通達的行業才能高效運營。由于政治緊張局勢,最近數周大量空域關閉,致使航線更長、效率更低、運營成本增加、碳排放增多。在不危及安全的前提下,各國政府應努力減少空域關閉,使自由的產業能夠繼續盡可能有效地發揮效益,這一點至關重要。”德·朱尼亞克補充道。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