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8-13 09:01:46 新華社

灼熱的陽光炙烤著新鄭機場,熱浪一陣陣升騰。
停機坪上陽光灼眼,飛機發動機的陣陣轟鳴聲中,測溫槍的讀數已經逼近60攝氏度。貨運站里,盡管有幾個風扇通風,但溫度計指針依舊越過了40攝氏度刻線。
作為“空中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快”是新鄭機場獲得這一地位的最重要資質。
“它在這里卸下從歐洲過來的貨物,會再裝上新的貨物運往日本。”河南航空貨運發展有限公司貨運操作部國際主管王磊指著剛到港的一架盧森堡貨航貨運飛機說,“貨物滿載滿卸要在兩小時之內。”
在炎熱的天氣下,這樣的要求對重體力勞動的航空貨運工人而言是極大的考驗。“只要開始干活,衣服就開始滴水。”河南航空貨運發展有限公司貨運操作部李超杰說,“我們干活時帶著手機,每天的數據都是兩萬多步。”
長褲長袖的工作服,熒光馬甲,防刺鞋,這是保證航空安全的基本穿著,如果在停機坪作業,為了防止在飛機發動機的熱浪下中暑,工人們還要戴上帽子、墨鏡、口罩。
悶熱的貨運倉庫里,地面時常能見到工人們滴下的汗水,他們墨綠色的工作服上,總有一片疊著一片的白色汗漬。
但炎熱的天氣并沒能影響新鄭機場的貨運效率。“我們在貨運站里其實有休息間,但是基本看不到里面有人。”河南航空貨運發展有限公司貨運操作部副經理王勇說,“確實熱,但忙起來,大家也就想不起來熱了。”
同時,作為“空中絲綢之路”上的樞紐,從美國洛杉磯到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從以色列特拉維夫到加拿大哈利法克斯,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時區的飛機在新鄭機場不停地進港、出港。
在7×24小時通關的鄭州機場,凌晨6點到達的澳洲金槍魚,經過清關、理貨、檢疫以及分撥之后,預計當天18點就能端上北京等地顧客的餐桌。
這意味著貨運人們的工作時間也是全時段的。凌晨,暑氣稍稍褪去,貨運人們便已開始工作,太陽升起,他們已是揮汗如雨,熱火朝天。
貨運工人們的辛勤付出是新鄭機場高運轉效率及充足運力的保障,而這些因素,讓新鄭機場成為“空中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樞紐。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