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1-01 11:10:02 解放日報

10月30日上午,在上海浦東海關,益海嘉里(上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申報進口的一批初榨葵花籽原油,順利完成了貨物提離。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報關單分“兩步走”,第一步只需申報一個“概要”,錄入的數據從原先最多105項驟減至最少只需11項。此舉,讓著急通關的企業先行提貨,而更詳細、更精準的報關信息可留待提貨后再作完整錄入。此舉,標志著上海海關“兩步申報”改革試點正式啟動。
據上海海關綜合處運行科介紹,過去,不少貨物明明已經抵港,但少則幾天、多則十幾天,企業遲遲不申報,導致貨物滯港,原因就在于:企業必須與外方反復溝通與核對數據,確保準確無誤后才敢向海關申報。然而,發貨方在啟運前臨時調整貨品的情況時有發生,實際貨物與外方之前所提供信息不完全相符的情況在所難免,加劇了企業“生怕出錯”的壓力。
記者了解到,以一票進口貨物為例,若該票貨物不涉隨附單證、不涉關稅也不涉及查驗,那么其申報第一步,只需填報“概要數據”,包括商品品名、境內發貨人信息、運輸方式等11項。若相關貨物需要依法提供監管證件或檢驗檢疫,則另增加約7個項目。而且,若貨物排除了安全準入風險,那么在第一步“概要申報”后,企業即可將貨物快速提離。而在第二步“完整申報”時,企業可在規定時間內補充申報報關單的完整信息及隨附單證的電子數據,海關審核通過后完成報關單放行。
這一改革,帶給企業的便利包括提貨速度更快、減少貨物在碼頭的滯留時間等,由此降低企業進口成本,也為企業更合理地安排物流和生產經營創造條件。據悉,“兩步申報”試點范圍廣,除“失信企業”之外,其他信用級別的企業均適用,覆蓋了上海95%以上的進出口企業。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