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水產品電商交易達3.98億單 同比增長22.9%
發布時間:2019-11-28 09:11:10 央廣網

27日,2019中國水產品電商消費論壇暨京東平臺推廣發布會舉行。論壇期間,舉行了《中國水產品電子商務報告(2019)》發布儀式。
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水產品電商單量達到3.98億單,交易額達到169.46億元,同比增長22.9%。根據中國商務部電子商務大數據,2018年,中國水產品電商單量達到5.58億單,交易額達到271.26億元,占生鮮電商交易額的1/3。
從各線城市交易額看,二線城市是水產品電商的交易主力,2018年交易額達143.89億元,占比達53.05%,2019年上半年交易額達84.82億元,占比達50.05%。一線城市2018年水產品電商交易額增速超30%。但從2019年上半年數據看,一線城市交易額增速僅為19.3%,下降明顯,而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增速加快,達24%。
從省及直轄市交易額看,2018年水產品電商交易額最大的省份是江蘇省,達67.66億元,約占全國水產品電商交易總額的1/4。占比超過10%的省及直轄市還有上海、山東、遼寧。
從交易品類看,2018年,交易額前三位的品類分別是蝦(50.74億元)、蟹(47.09億元)和魚(41.06億元)。即食水產品排名第四,交易額達38.69億元。2019年上半年,各品類中,增速最快的是貝類(42.5%),其次是干制水產品(34.7%)。
報告指出,水產品標準化、品牌化程度低,冷鏈物流普及程度不高,交易信用體系不完善以及流通環節成本高、損耗大等因素都制約了水產品電商的進一步發展。
報告認為,水產品電商商業模式在生產與營銷、電商與旅游休閑以及線上與線下等方面的融合仍有較大創新空間;產品標準化及質量的可視化,將成為水產品電商的熱點;而本地化生鮮平臺將成為水產品電商未來轉型的方向。
報告建議,水產品電商與休閑漁業融合發展,從而實現電商與旅游觀光﹑水族觀賞、垂釣、餐飲等休閑活動的深度融合,是水產品電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在具體融合模式方面,要重視短視頻、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各類新型推廣模式,增加體驗感、參與感與互動性。而隨著5G時代的到來,短視頻電商將獲得新的發展空間。同時,要推動水產品電商品質化、品牌化與跨境化發展。此外,還應根據水產品電商的特點,建立起符合水產品電商特色的監管體系,并通過社會各界努力,破解水產品電商的物流難題。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
- 【江蘇】海事危化品應急保障實現水陸協同
- 【遼寧】14地市智慧公交管理系統全覆蓋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