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沿海散貨運價指數掛鉤合同范本》發布
發布時間:2019-11-28 10:44:53 中國交通新聞網

11月28日,在“2019上海航運交易論壇”上,上海航運交易所推出了《沿海散貨運價指數掛鉤合同范本》(簡稱《合同范本》)。有關航運專家、航運相關從業者等各方表示,《合同范本》的制訂,對于沿海散貨運輸市場的發展和規范,對沿海運輸市場標準化和健康運行意義重大。
近年來,在交通運輸部水運局的長期支持和指導下,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沿海散貨運價指數在反映市場供求關系、提高水運服務質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規范沿海運輸市場
某船東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面對當前行業標準規范需進一步確立的現狀,《沿海散貨運價指數掛鉤合同范本》的制訂,對沿海運輸市場標準化和健康運行意義重大。
調研數據顯示,目前沿海運輸市場超過50%的煤炭運輸采用運價指數掛鉤模式。沿海散貨運輸市場是較早應用運價指數掛鉤協議的市場之一。
2011年,在市場需求的召喚下,中國沿海煤炭運價指數日指數應運而生;2013年前后,部分航貿企業開始率先自發使用運價指數掛鉤協議;如今,運價指數掛鉤協議全面鋪開,應用廣泛。
然而,沿海散貨運輸市場合同版本存在諸如合同種類繁多,魚龍混雜;細節缺失,表述不清;合同磋商時間較長,矛盾較多;執行過程中容易發生糾紛;專業語言不一致等問題,市場亟需具有指導意義的第三方版本出現。
為了解決由于以上現象所導致的船貨雙方日益激烈的矛盾,促進沿海指數掛鉤協議進一步規范化發展,上海航運交易所研究起草沿海煤炭指數掛鉤合同范本。
10月31日,在上海召開的沿海煤炭運價指數掛鉤合同范本專家論證會上,專家組表示合同范本的推出填補了國內沿海散貨運輸市場的合同范本空白,并且一致同意通過沿海散貨運價指數掛鉤合同范本的項目評審,并建議行業主管部門支持、推動合同范本的推廣應用。
填補沿海和內河運輸法律空白
市場需要在法律的規范下進行,但沿海和內河運輸的發展面臨著無法可依的尷尬局面——一方面是2016年5月30日《國內水路運輸管理規定》廢止后,導致目前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調整內河和沿海水路貨物運輸,另一方面是現行《海商法》不適用于沿海和內河運輸。
由此,沿海和內河運輸行業亟需一個公正、權威的第三方機構發布的運價指數來確定運費率和調整規則的運輸合同。《沿海散貨運價指數掛鉤合同范本》的出臺也是眾望所歸。
上海航運交易所信息部經理劉越表示,上海航運交易所作為具有專業性、公信力、權威性第三方機構研發制定沿海散貨運價指數掛鉤合同范本,有利于提升航運各參與方的訂約效率,對航運業具有突破性意義。
有關專家指出,這次上海航運交易所推出沿海散貨運價指數掛鉤合同范本,不僅是踐行國家建設交通強國的重要舉措之一,而且可以很好對接修訂后的《海商法》。
運用前景非常樂觀
合同履行更重要的是看合同雙方的履約能力,合同的生命力在于簽約雙方能否雙贏,合同運價掛鉤指數關鍵要看運價指數的合理性和是否準確及時反映航運市場行情。
船方代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沿海散貨運價指數掛鉤合同范本》可以促使航運、貨主企業各關聯方在合同談判時更加規范,從而更大范圍達成約定俗成的行業規范。《合同范本》基本符合目前市場普遍的簽約談判習慣,運用起來方便可行。
一位貨方代表表示,對“沿海散貨運價指數掛鉤合同范本”的市場運用前景持非常樂觀的態度。他認為,該合同范本給了很好的參考版本,同時也保留了較大的靈活性,合同雙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去執行更具體的規定。
目前,已有多家航運企業和貨主企業表示,將結合《沿海散貨運價指數掛鉤合同范本》,進一步加深與各年度客戶的合作,為推進沿海散貨運輸市場的標準化發揮示范帶頭作用。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