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力推農村物流合而有為 資源走出去 產業興起來
發布時間:2019-12-13 12:07:47 中國交通新聞網

農村電商物流企業普遍規模較小,“交郵融合”不夠深入,物流設施規劃不統一、資源共享不足、流通渠道不暢……日前,陜西省交通運輸廳聯合多部門印發了《關于深化資源共享合作進一步推動農村物流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隨著《實施意見》的落地,這些問題將被逐一破解。
作為我國能源、農產品生產大省,農村物流是推動陜西獨特資源走出去、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的重要手段。《實施意見》明確,快速健全共享發展機制,促進郵政快遞與交通運輸在農村地區深度融合,更好實現“一點多能、一網多用,多站合一、資源共享”的良性發展格局,推動陜西省農村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
加強聯動合作 推動共享互通
近年來,陜西運輸市場不斷擴大,安全、快捷、可靠的農村物流服務體系逐步形成。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約85%的市區擁有農村物流試點項目,涉及15個縣,惠及數十萬群眾。但制約農村物流發展的因素也逐漸凸顯,“全而不用、用而不合、合而不享”成為當前陜西農村物流發展的最大瓶頸。
農村物流行業涉及交通運輸、商務、郵政等多個管理部門,各部門之間的政策相對獨立、目標要求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客、貨、郵、供等共享效率不高,綜合優勢難以發揮。此外,縣鎮兩級缺乏科學規劃,組織管理有待規范,信息化發展相對滯后等問題也不容忽視。
《實施意見》提出,充分發揮全省交通運輸、農業農村、商務、郵政、供銷、快遞等各部門與行業的資源管理優勢,突出物流快遞行業各大龍頭企業的主體作用,加強部門聯動和企地合作,推動現有設施資源的共享互通,按照“資源共享、多站合一、功能集約、便民高效”的原則,打造設施標準化、管理規范化、服務多元化的農村物流服務體系,形成合而有為的良好局面。
為進一步加強各方溝通協作,陜西還將建立省級農村物流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決策重大事項;在全省選擇一批農村物流需求及發展潛力大、基礎條件好、特色鮮明的縣區,組織開展試點示范,爭創全國農村物流服務品牌。
放大政策疊加效應 提高物流組織效率
近三年來,陜西供銷合作社電子商務發展迅速,2018年全省供銷合作社電子商務系統銷售額達31.78億元,同比增長36.3%。但農村電商物流和倉儲配送中心的建設及管理水平都與現代物流建設標準存在很大距離。
針對這種情況,陜西積極引導交通運輸、郵政、快遞、供銷等相關企業通過參股、兼并、聯合、合資等形式,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一方面,以縣級運政系統為基礎,整合信息資源,搭建縣級農村物流信息服務平臺,高效組織調配各類物流資源。另一方面,支持農村物流企業通過建設互聯網物流信息平臺,發展網絡貨運、車貨匹配等新型運營服務模式,實現人、車、貨、站、線等要素的精準匹配,提高農村物流組織效率。
“我們建立了‘2019至2020年陜西省鄉鎮運輸服務站建設項目庫’,重點支持有條件的縣區通過新建、改造、整合等方式,建設一批具備農村物流、快遞配送、電商服務等功能的鄉鎮運輸服務站。”陜西省道路運輸事業發展中心主任龍浩仔介紹,省交通運輸廳會同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省供銷合作總社研究整合了各行業的扶持政策,共同推動農村物流各類資源共用共享,不斷放大政策的疊加效應。
陜西還將推動縣級政府將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鄉建設和新農村建設規劃,組織建立縣鄉客貨運輸站場并引導快遞配送車輛進駐,構建縣鄉村郵政和快遞網點的共享共用機制;鼓勵有條件的縣級汽車客運站在確保客運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規劃拓展物流快遞服務;鼓勵規模較大、基礎較好的網絡化快遞企業延伸農村物流服務網絡,積極開展農產品代銷代購、信息發布、快件收投、便民繳費等服務。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