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2-06 17:20:22 中物聯裝備委

2020年1月29日,天地華宇華北事業部成立抗疫物資運輸黨員突擊隊,2020年1月30日,得知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為武漢捐贈醫用一次性PVC檢查手套2000箱,并委托安吉華宇華北事業部運輸這次抗疫物資,華北事業部黨員突擊隊,全員動起來,當時情況較緊急面臨找不到車源和司機,如何做好個人防護、沒有標準,全員把困難一項一項的列出來,每個人各司其職,不斷找合適的車輛、人員、駕駛員、防護物資,提前把路上能遇到的困難點及其他情況都想好應急措施,全員一起努力,為讓物資安全快速的到達武漢。2020年1月31日下午17:20分從河北唐山出發歷經21小時,1800公里,披星戴月、日夜兼程,2020年2月1日下午14:17分將物資送到武漢。
“只要能盡快把物資送過去,感覺就能多拯救一條生命。”華北事業部取派總監韓保發堅定的說,兩位司機也用自己堅定的眼神回答了所有問題。
他們不是醫務工作者,更不是疾控專家,卻戰斗在防控工作最前線,來往于往疫情重災區間并輸送救援物資,為疫區醫療戰士和百姓們保駕護航。張國君、康振雄他們是天地華宇的普通的駕駛員,用最美逆行與疫情賽跑,詮釋了平凡人生中的英雄主義。
張國君司機師傅說:當時他接到公司電話的時候,正和家人吃飯。“聽到公司說,上級安排有一批藥物和醫療物資需要緊急送到武漢,需要31日立刻出發。”因為時間緊急,他當時只是匆匆跟家人說了下情況,就去公司做準備工作了“告訴家人的時候,他們很擔心,但是沒辦法,現在是特殊情況非常時期,硬著頭皮向前沖。家人說畢竟風險很大,但是我知道這是一批十分重要的醫療物資,任務既然指派給我了,也是上級對我的信任,那么多人在等著用藥,我一個人是小事情,還有一個城的人在等著。”
韓保發、康振雄兩人表示,運送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其實是來自家人和朋友的擔憂,因為大家都知道此種病是有傳染性的,但是看到武漢疫情那么嚴重,自己有能幫忙的地方就應該去出自己的一份力,1月31號,正是疫情防控關鍵之際,他們不顧家人和朋友的勸阻,甚至有的瞞著家里人,怕家里人擔心,踏上了前往武漢的物資運送之旅,只不過這次一別,再見親人便是抗擊疫情勝利之時了。
2020年1月31日早8:00他們開始了與時間的賽跑。2020年1月31日上午10:00首先全面檢查車輛,大到發動機、離合器、剎車,小到空調、胎壓及燈光,做好車廂消毒工作從北京出發,下午17:20分裝上應援物資啟程,2020年2月1日凌晨1:44分歷經8個小時到達邢臺服務區做短暫休息→2月1日凌晨3:24分到達河南省安陽服務區第二次為車輛消毒,更換口罩,檢修車輛,停靠休息20分鐘→2月1日早上5:11分到達鄭州原陽服務區,檢查車輛輪胎情況及其他防控工作,歷經21個小時艱苦奮戰,這批重要物資終于抵達武漢。
在與時間的賽跑過程中,韓保發、康振雄、張國君都顧不上吃飯,為了保證快遞貨物的準時送達,在換開的休息空檔,就著熱水,泡上一碗泡面,路上,康振雄寶貝似地拿出了一個白色塑料袋,里面裝滿了煮好的餃子,這是他出門時,家人急急忙忙打包好,硬塞到他手里的。雖然餃子是涼的,但是讓他覺得心里面是熱的。
抗擊疫情,我們永遠在一線!韓保發、康振雄、張國君三位同志只是支援疫情防控的一個縮影,還有千千萬萬的司機師傅、在運輸一線與疫情作斗爭,為的是一起度過難關,他們是最美的一道風景線,知難不難,武漢加油!
華北事業部黨員突擊隊執行第一批志愿支援武漢 搶運捐贈物資人員名單:
車牌號:京AEV535
1.司機姓名:張國君 群眾
2.隨車指揮:韓保發 華北事業部取派總監 入黨申請人
3.司機姓名:康振雄 群眾
線路總協調:李成 事業部場站天津樞紐總監 入黨申請人(尋找車源安排對接)
物資安全后勤協調:
1.劉峰 事業部場站高級經理兼安全高級經理 中共黨員
2.趙婷婷 行政部門高級經理 入黨申請人(消毒防護物資采購配備)
新聞報道及值班:韓明月 事業部行政經理 入黨申請人(24小時跟蹤車輛信息)
財務協調:趙靜 事業部財務總監 入黨申請人(負責物資金額核對)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