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3-31 17:24:35 北青報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醫用防護服和口罩生產國,也是原料藥出口的重要國家,在全球醫療及防疫物資產業鏈供應鏈中居于重要地位。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中國醫療防疫物資生產能力得以快速提升,中國國際貨運運力供給快速恢復,為全球防疫物資供應鏈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實支撐,也為全球各地抗疫斗爭提供了巨大支持與幫助。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3月2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提升國際航空貨運能力穩定供應鏈有關情況。中國民航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3月26日,中國民航共計執行防疫物資國際重大運輸任務23架次,累計運輸物資406余噸,為穩定全球防疫物資供應鏈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3月28日,我國現有確診病例降至3000例以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相關報道見03版)
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但我們仍然絲毫不能放松警惕。3月28日,各地報告新增確診病例45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44例,本土病例1例。然而,唯一新增自河南省漯河市的本土病例,卻引起輿論廣泛關注。通報顯示,此次確診的本土病例曾與無癥狀感染者一同就餐,而漯河市此前已連續37天無新增病例。這一病例再次證明了新冠病毒的“狡猾”,必須高度關注無癥狀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觸者。當前,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要繼續防范本土病例零星散發和境外輸入病例傳播的雙重風險,疫情防控切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輕心。
據介紹,目前中外航空公司國際全貨運航班將增至每周930班,已接近疫情前的水平。這對正在進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而言,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近年來,由于客運需求的增長比貨物需求的增長更快,客機腹艙運力在整個航空運輸市場所占的份額越來越高。從運力結構看,客機腹艙運輸是我國航空貨運的主要運輸方式,約占航空貨運總量70%。在疫情沖擊下,我國國際航空貨運遇到嚴峻的挑戰,客機腹艙貨運能力大幅下降。
疫情發生以來,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統一指揮調度下,有關企業通過境外中轉、增加包機、開辟航線等方式來積極應對,努力構建國內和海外的防疫物資寄遞運輸“綠色通道”。在保障國內防疫物資、生活必需品、郵件快件運輸的同時,也積極支援國際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國際全貨運輸航班數量已接近疫前水平,雖然承運能力依然有限,但還是可以確保防疫物資國際航空運輸高效、暢通、有序。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形勢令人擔憂,穩定全球防疫物資供應鏈至關重要。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醫用防護服和口罩生產國,也是原料藥出口的重要國家,中國在全球醫療及防疫物資產業鏈供應鏈中居于重要地位。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中國醫療防疫物資生產能力得以快速提升,中國國際貨運運力供給快速恢復。這些有利條件都為全球防疫物資供應鏈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實支撐,也為全球各地的抗疫斗爭提供了巨大支持與幫助。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中方最困難的時候,國際社會許多成員給予中方真誠幫助和支持,我們會始終銘記并珍視這份友誼。中國向其他國家提供援助,為很多國家提供了醫療設備和口罩等防疫物資,展現了偉大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同時,中國要加大力度向國際市場供應原料藥、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資等產品,要加強國際經貿合作、保障國際貨運暢通,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將有力提升國際社會對全球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成為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的重要基礎和保障。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