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4-16 11:24:50 中國新聞網

新華社柏林4月14日電(記者任珂)當地時間14日,一列始發自武漢的中歐班列抵達德國杜伊斯堡。與此同時,從重慶至立陶宛維爾紐斯的中歐班列(渝新歐)“中國郵政號”和從義烏出發的“義新歐中國郵政號”首發列車也先后抵達歐洲。
這三趟中歐班列有著各自不同的涵義。發自武漢的中歐班列,是武漢“蘇醒”后的首列,向世界傳遞“武漢重啟”的積極信號。列車滿載160多噸歐洲急需的醫用無紡布、醫用桌布等防疫物資,以及汽車配件、電子產品和通信光纖等復工所需物資。中歐班列讓歷經嚴峻考驗終于“解封”的武漢和曾是全球疫情“震中”的歐洲攜手相牽、同心向好。在新冠疫情蔓延的寒潮里,中歐班列沖破疫魔陰霾,橫穿亞歐大陸,給歐洲載來的不僅是急需的抗疫物資,更是來自東方的溫暖與關愛,為中歐攜手抗疫增添信心與力量。
渝新歐“中國郵政號”是中國開行的首趟郵包專列,為疏運新冠疫情期間積壓的國際郵件開辟出一條新通道。“義新歐中國郵政號”的開行則標志著義烏至歐洲運郵業務實現規模化常態化運行。前者共發運集裝箱44個,包括應立陶宛政府請求發運的救援物資;后者則滿載防疫物資和小商品。隨著全球疫情蔓延擴散,境外航空公司逐步停飛大部分中國境內國際客運航線,開通這兩趟中歐班列為保證國際郵件和抗疫物資的順暢運輸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疫情發生以來,中歐班列雖起初受影響,但很快恢復,逆勢增長,成為中歐抗疫“大動脈”。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歐班列共開行1941列,發送貨物17.4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5%和18%。這一表現相對于受疫情影響而大幅萎縮的海運和空運,可謂華麗逆襲。
眾所周知,中歐班列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加強全球互聯互通、推動全球化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在疫情導致全球物流不暢、國際貿易快速萎縮的情況下,中歐班列逆勢高質量、常態化穩定開行,對降低疫情對全球產業鏈沖擊、促進貨物和服務跨境流動等意義重大,也凸顯“一帶一路”倡議的遠見,打造“健康絲綢之路”正當其時。
當下的歐洲,人們與疫魔的搏斗依然膠著,社會經濟生活幾乎停擺,外部襄助乃是雪中送炭。此時,中國全力保障中歐間鐵路運輸通道安全暢通,通過中歐班列常態化運營,組織防疫物資出口歐洲,用實際行動支援歐洲國家抗疫,無疑有助于歐洲人民增添戰勝疫魔的信心。
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飛馳的中歐班列傳遞著這樣的信息:團結一致,攜手抗疫,艱難時刻終將過去。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