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22 09:44:47 中國水運報
關注中物聯
5月18日,由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圓通速遞有限公司主辦,上海曠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智能社區配送末端共享論壇暨物流末端信息共享聯合實驗室啟動儀式”在滬舉辦,旨在通過行業交流,來探究利用科技賦能的方式提升快遞物流末端效率,推動流通方式轉型,促進消費升級。
本此活動作為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快件物流資源共享服務應用示范項目線下交流活動,邀請到圓通速遞、德邦快遞、百世快遞、遞易智能等項目單位出席活動。
據了解,目前我國快遞物流行業企業眾多,頭部企業競爭日趨激烈,各大主流企業紛紛加碼物流配送網絡,轉運中心的規模越來越大,新物流中心啟用的消息不絕于耳,運力等相關配套設施隨之“水漲船高”。如果趕上快遞物流高峰期,企業在基礎設施方面的布局力度更大,這些都會造成資源過剩,出現閑置現象。
快件物流資源共享服務應用項目負責人、圓通速遞副總裁英春表示,快遞行業有旺季和淡季之分,運力資源在滿足快遞物流旺季配送需求的同時,也面臨著需求低谷期資源閑置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共享模式就為快遞企業如何有效利用物流資源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
英春進一步透露,快遞末端存在服務碎片化、非集約化、多主體等瓶頸問題。以突破快遞物流資源整合局限及非標準產品共享關鍵技術為目標,圓通正在開發面向共享經濟的快件物流綜合服務平臺,為參與企業提供一個信息門戶,使企業之間實現資源信息共享與調度運營。在應用場景層面,該項目將開展連接多家物流企業倉、運、轉、配全鏈協同的資源共享應用示范,實現快遞成本下降,快遞配送時長減少,業務量增加等多重關鍵指標提升。在不久的將來,城市末端將從現有的單品牌快遞員單獨派件逐步演化為多品牌快遞混合派件。
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相峰介紹,快遞末端的成本占到快遞公司總成本的50%以上,在降本增效的巨大壓力下,提升末端收派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成為大勢所趨。隨著以智能快遞柜、驛站為代表的新業態崛起,“入柜、入站、入點”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視為完成配送服務,相比之下,“到門服務”在快遞末端配送中將逐漸成為高端服務。相峰認為,快遞柜具備公共服務屬性,因此箱體地址化或將得到確立。也就是說,隨著快遞服務進一步升級,快遞柜將從快遞代收點升級成為快遞投遞目的地址。快遞柜將會獲得統一的地址編碼,方便于客戶選擇、快遞公司投遞,從而提升快遞柜的使用效率以及客戶滿意度。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