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7-01 09:54:59 經濟日報
關注中物聯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從政府引導、落實企業主體、地方政府屬地責任等多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可謂直擊出口產品轉內銷的“要害”。
對于“出口轉內銷”,廣大外貿企業并不陌生?;仡櫸覈赓Q發展歷程,鼓勵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并不鮮見,特別是在外貿出口遇冷的年份,這一舉措常常會被提及,當時很多企業的做法,大多是把外貿尾單轉移到國內市場銷售。
然而,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外需市場不確定不穩定性因素增加的背景下,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增添新的內涵。輿論普遍認為,此次中央從切實幫扶外貿企業渡過難關的角度出發,對出口產品轉內銷工作進行了全面精準部署,體現了中央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著力穩住外貿基本盤的決心和信心。
對于大多數習慣于訂單式生產的外貿企業來說,出口產品轉內銷并非易事,它們面臨著市場準入、產品標準、渠道建設及品牌重塑等一系列新問題。對此,國家從提升便利化程度、做好融資保險服務、用好用足專項資金等方面為出口轉內銷提供了諸多支持,但一些外貿企業在觀望和焦慮中缺乏主動“轉”的勇氣,從而很可能錯失寶貴的發展機會。
事實證明,在疫情沖擊下,那些出口轉內銷動手快、較早在國際國內市場“兩條腿”走路的外貿企業,大多能保持平穩運行的態勢,有些甚至實現了逆勢增長。應該說,出口產品轉內銷當前已具備一定市場基礎,加之中央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出口產品轉內銷面臨多重利好,外貿企業當務之急就是要在“轉”字上真正下足功夫。
推動出口產品轉內銷,要積極推動外貿企業轉變發展思路。近年來,我國外貿企業面臨的國際經貿形勢已發生巨大變化,在外部需求波動成常態、貿易規則搖擺不定的情況下,外貿企業須主動作出改變。一方面,要加快轉型升級,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另一方面,要積極開拓國內市場,特別是隨著國內消費市場擴容提質加快,出口產品轉內銷將迎來極大的市場空間。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外貿企業都要“轉身向內”,要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全面衡量出口產品轉內銷的機會成本,因地制宜地作出科學決策。
推動出口產品轉內銷,要加快促進外貿企業產銷模式的轉變。在生產上,外貿企業要按照國內標準及時調整改造生產線,研發適合國內市場的產品類型和樣式;在銷售上,外貿企業要盡快適應國內市場的準入、渠道、結算等交易規則,建立起符合內銷要求的組織架構等。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外貿產品在設計、技術等方面的知識產權屬于國外客戶,所以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外貿企業的知識產權指導和服務,做好知識產權授權、專利申請、商標注冊等工作。從長遠看,外貿企業要不斷自主創新,用更多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贏得市場。
需要指出的是,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對出口的弱化,更不是要放棄海外市場。對此,《關于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強調,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換言之,廣大外貿企業在推動出口產品轉內銷時,仍需要鞏固好傳統海外市場,切實維護好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運行。(顧陽)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