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8-25 10:04:00 中國新聞網

歐盟24日公布優惠原產地規則一攬子改革措施,以此助推歐盟“泛歐—地中海”鄰國經濟復蘇,并為歐盟企業開辟新市場。
歐盟委員會當日發布公告通報改革內容。歐盟現以原產地規則判定貨物“國籍”(由哪國制造),當中優惠原產地規則因與關稅優惠、關稅配額、反傾銷和反補貼、保障措施等貿易措施直接掛鉤,在對歐貿易中舉足輕重。
公告顯示,本輪優惠原產地規則改革涉及歐盟“泛歐—地中海”20個鄰國及地區,除冰島、挪威、瑞士、列支敦士登和法羅群島(丹麥海外自治領地),還包括土耳其、埃及、以色列、約旦、黎巴嫩、巴勒斯坦等地中海沿岸國家,阿爾巴尼亞、波黑、北馬其頓、黑山、塞爾維亞、科索沃等西巴爾干國家及地區,以及格魯吉亞、摩爾多瓦、烏克蘭等歐盟“東部伙伴關系國”。
公告指歐盟委員會擬定的改革措施共有21項,意在讓優惠原產地規則更加靈活和方便,推動“泛歐—地中海”區域經濟一體化和貿易便利化,重點包括在原產地貨物生產和加工環節引入“完全累積”規則,即貨物可在上述20個國家及地區分散生產和加工,最終對歐出口仍可按優惠原產地規則享受關稅優惠。
此外,歐盟擬允許更多非原產材料參與原產地貨物生產和加工,將非原產材料占比由10%增至15%;計劃取消“禁止退稅”規則,在原產地貨物享受關稅優惠時,允許用于制造貨物的進口材料退稅;在物流環節,將把現行的“直接運輸”規則改為更靈活的“非操縱”規則,并將簡化海關簽發原產地證書的程序。
公告援引歐盟委員會負責經濟事務的委員真蒂洛尼的話說,歐盟此舉意在加強與“泛歐—地中海”鄰國的經貿往來,促進區域一體化,同時冀望幫助黎巴嫩等國經濟復蘇和重建,支持歐盟企業開辟新市場。
歐盟統計顯示,2019年歐盟與上述20個國家及地區的貿易總值為6770億歐元,約占歐盟全年優惠貿易總值的一半;歐盟委員會表示,如24日公布的改革措施在歐盟理事會順利獲批,新規則料于明年上半年在一些國家生效。(完)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