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9-07 09:28:34 人民日報海外版

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等“聰明”家伙往來穿梭;疫苗研發、“天眼CT”、健康“魔鏡”、智能“管家”等實物成果精彩亮相……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現場,觀摩、演示、講解好不熱鬧,洽談、協商、簽約收獲滿滿。作為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在線下舉辦的首場重大國際經貿活動,本屆服貿會實在是看點足、亮點多。
服貿會的熱鬧景象,是中國對國際貿易作出新貢獻的生動注腳。目前,世界經濟總產出的六成來自服務業。數據顯示,達到全球出口總額20%的服務出口,占了全球外貿增加值近一半。
當下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整體低迷,如何更好發揮服務貿易這一新引擎的作用?9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致辭時提出了3點倡議:“共同營造開放包容的合作環境”、“共同激活創新引領的合作動能”、“共同開創互利共贏的合作局面”。開放包容、創新引領、互利共贏三個關鍵詞,讓人印象深刻。
開放包容,是服務貿易合作的必然要求。唯開放包容,服務貿易才能欣欣向榮。因具有輕資產、軟要素等特點,服務業更需要開放、透明、包容、非歧視的行業生態,更需要各國減少“邊境上”和“邊境后”壁壘。正因如此,本屆服貿會上,中國支持北京打造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等開放新舉措備受關注。多年來,中國不斷加大開放力度,為服務貿易提供了肥沃土壤和增長源泉;持續擴圍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為服務貿易提供發展平臺和改革突破口。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中國服務貿易年均增長7.8%,高出全球增速約3.7個百分點。
創新引領,是服務貿易新趨勢的時代呼喚。唯創新引領,服務貿易才能動能澎湃。就本次服貿會來說,受疫情影響,更注重線上線下融合,“云展覽”等新模式成為展會新亮點。服務貿易日益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制造業服務化趨勢也在加速,依靠創新來滿足新需求的重要性更加凸顯。近年來,中國人力資本優勢加快顯現、消費市場集中升級,為服務貿易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而拓展特色服務出口基地等創新舉措,進一步為服務貿易打開了新天地。
互利共贏,是服務貿易發展的重要基石。唯互利共贏,服務貿易才能惠及八方。各國經濟彼此依存,利益交融前所未有,以誠相待、普惠共享是根本之計。本屆服貿會應者云集,各參展方熱情高漲,不難看出國際社會對深化合作的呼喚,對互利共贏的共鳴。正如一位世貿組織官員所說:“中國能在這個時候舉行這樣的會議,本身就展現出中國開放的誠意,以及對國際合作的重視。”中國將支持組建全球服務貿易聯盟,不斷形成更多務實合作成果。
這幾日,5G展區是最火爆的板塊之一。從智慧城市、生產制造到家庭生活等全方位的真實體驗,讓不少觀眾直呼“將科幻帶到現實”“將未來帶到身邊”。我們相信,循著中國倡議的方向走下去,國際服務貿易一定能拓展更廣空間,為全球互惠共贏搭建一座座“彩虹橋”,為世界經濟復蘇點燃新引擎。(李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