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9-22 09:31:22 北京日報

近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和《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方案》。昨天(9月21日),中國政府網發布了《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天下午召開發布會對方案進行了解讀。《方案》顯示,建立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北京自貿區)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北京自貿區的實施范圍119.68平方公里,涵蓋科技創新片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高端產業片區3個片區。北京自貿區將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加大開放力度,開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
更大改革自主權
形成更多制度創新成果
按照北京自貿區的戰略定位及發展目標,北京自貿區將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中央關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等要求,助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加快打造服務業擴大開放先行區、數字經濟試驗區,著力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
國家賦予北京自貿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深入開展差別化探索。經過3至5年改革探索,強化原始創新、技術創新、開放創新、協同創新優勢能力,形成更多有國際競爭力的制度創新成果,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累實踐經驗,努力建成貿易投資便利、營商環境優異、創新生態一流、高端產業集聚、金融服務完善、國際經濟交往活躍、監管安全高效、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高標準高質量自由貿易園區。
根據《方案》,北京自貿區的實施范圍119.68平方公里,涵蓋3個片區,其中,科技創新片區31.85平方公里,國際商務服務片區48.34平方公里(含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5.466平方公里),高端產業片區39.49平方公里。北京自貿區將圍繞推動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創新數字經濟發展環境、高質量發展優勢產業、探索京津冀協同發展新路徑、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等七大任務展開建設。
服務業進一步開放
突出數字經濟新特征
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在發布會上表示,北京自貿區將助力打造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據介紹,北京集聚了4000多家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風險投資累計金額在全球僅次于硅谷,擁有全國超40%的獨角獸企業,具備打造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良好基礎。《方案》將通過優化人才全流程服務體系、強化知識產權運用保護、營造國際一流創新創業生態等3個方面20余項措施,更大力度強化原始創新、技術創新和開放創新,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作出北京貢獻。
2019年服務業占北京全市GDP比重83.5%,這一比重比全國高近30個百分點,北京服務貿易規模占全國20%左右。北京將通過落實《方案》明確的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滿足高品質文化消費需求、優化發展航空服務等3個方面40余項措施,推動服務業進一步開放,高標準建設好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
“北京是全球信息服務業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擁有完善的數字經濟產業生態和龐大的市場應用基礎。2019年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超過50%,居全國首位。”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自貿區將著力打造數字經濟試驗區,《方案》將通過增強數字貿易國際競爭力、鼓勵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探索建設國際信息產業和數字貿易港等3個方面近20項措施,開展高水平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先行先試改革。
為突出自貿區在數字經濟方面的特征,北京正抓緊將《方案》中包括數字經濟領域在內的試點任務進行逐項分解,逐項制定落實措施,進一步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信息產業和數字貿易港。同時,落實好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政策文件,建設國際領先的新一代超算中心、新型數據中心、云邊端設施等數據智能基礎設施,并進一步加大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持力度,在特定區域開展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政策試點,適當放寬享受稅收優惠的技術轉讓范圍和條件。
深化京津冀協同發展
打造高水平開放平臺
北京自貿試驗區還將探索京津冀協同發展新路徑,通過深化產業鏈協同發展,將自貿試驗區打造為京津冀產業合作新平臺。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充分發揮好北京自貿區和河北自貿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的載體和紐帶作用,高起點、高標準構建好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高水平開放平臺。
一方面,北京將統籌推進北京自貿區和大興機場片區(北京區域)的聯動創新,將考慮“政策謀劃一體化”“推進機制一體化”和“立法保障一體化”,建立精簡高效、權責明晰的管理體制,分步驟推進地方立法,通過樹立統一的外部形象,強化整體優勢,實現共贏發展。
另一方面,深化京津冀三地產業鏈的協同發展。北京將創新三地跨區域產業合作的方式,探索建立多元化產業對接合作模式。推動京津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多式聯運協同發展,構建服務京津冀、輻射全國的陸海空口岸體系。建設好科技創新、服務業開放、數字經濟為主要特征的北京自貿試驗區,促進帶動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在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物流配送等環節的協同聯動,完善創新創業的服務體系,實現產業鏈的協同。
北京自貿區的建設將助力推動京津冀形成統一開放市場。通過加強京津冀自由貿易試驗區技術市場融通合作,逐步實現京津冀自由貿易試驗區內政務服務“同事同標”,推動實現政務服務區域通辦、標準互認和采信,檢驗檢測結果互認和采信,探索建立京津冀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合授信機制,健全完善京津冀一體化征信體系。
專家點評
自貿區為北京提供更大的創新舞臺
2015年,北京成為全國唯一的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開啟了一場產業開放式改革探索。“服務業擴大開放主要針對服務業和服務貿易領域,其實北京有很多高品質產品,對貨物貿易的便利化也有很大需求,自貿試驗區是綜合的對外開放平臺,既涵蓋貨物貿易也涵蓋服務貿易,是全方位的對外開放。”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分析,自貿試驗區的設定不僅推動北京制度型開放,對于高質量發展、京津冀一體化也能發揮更好的引領作用,同時北京也會在“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全球化發展中發揮出積極作用。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對外開放研究院特約研究員莊芮表示,北京市在服務業對外開放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對于北京來講,自貿試驗區是一個更高更好的平臺,因為提供了更多的先行先試的空間和創新的舞臺。
根據《方案》,北京自貿試驗區涵蓋科技創新片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高端產業片區3個片區。莊芮認為,3個片區的布局充分考慮了北京的特色和優勢。“因為北京在研發、科技、人才、文化等領域有獨特的優勢,考慮到這種優勢,多片區布局可以助推北京在相應領域有一些新的突破和嘗試,積累一些可復制推廣的經驗,服務于國家高質量發展。”
莊芮分析,從推動產業發展來看,北京自貿試驗區的布局重點著眼于高端產業,這也體現了國家高質量發展的產業方向,支持北京在這些產業領域有更多創新,可以積極助推國家在相關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