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0-10 10:32:22 經濟日報

今年以來,廈門海關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以壓縮通關時間作為“一把手”工程,不斷優化廈門口岸營商環境,服務高質量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自4月份起,廈門海關壓縮通關時間連續3個月創歷史最好成績。
“壓縮通關時間,首先要把海關自己的事情做好。”廈門海關黨委書記、關長鄭巨剛說。廈門海關把壓縮通關時間作為檢視關檢融合成效、提高海關治理能力、提升口岸競爭力的頭等大事來抓。6次專項工作推進會、37項任務清單……廈門海關堅持“眼睛向內”,通過內部挖潛,查找工作作風、工作機制、環節銜接等影響質量與效率的問題;強化過程控制,梳理并優化海關作業流程、銜接和步驟;強化時限控制,壓縮每一作業環節時間;開發系統對貨物通關進行全程跟蹤,及時分析診斷各業務環節的銜接效率問題。
廈門海關在廈門自貿試驗區內率先推出出口集裝箱“抵港直裝”模式,并通過出口提前申報、申報自動提醒、碼頭自動放行比對等一系列智能手段,實現出口貨物“抵港直裝”,通關時間較過去縮短了1天至2天。
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復雜的國際形勢給傳統貿易帶來了巨大沖擊,許多企業紛紛轉戰線上,利用市場采購、跨境電商等模式破解當前困境。為此,廈門海關開拓創新,研究破解新模式監管難點和產業發展堵點的措施。
位于福建泉州石獅市的石獅服裝城,于2018年9月獲批為全國第四批、福建省唯一一個國家級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為了更好地服務石獅服裝城,廈門海關積極協調,對地方政府市場采購貿易聯網平臺進行功能升級,采用“采購地一站式通關模式”和“采購地申報、口岸驗放”并行模式,實現石獅服裝城市場采購貿易出口商品全省通關一體化。
福建漳州是中國的“罐頭之都”,生產的蘑菇、荔枝、甜玉米、麻筍等罐頭遠銷日本、歐美、中東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了給罐頭出口企業生產外銷提供保障,廈門海關優化服務,定期對出口罐頭開展監督抽檢,有針對性地幫助企業提升自檢自控能力,有效節省罐頭樣品檢測時間;進一步推廣實施“提前申報”“自報自繳”“匯總征稅”等通關便利政策,提高通關效率;組織對出口罐頭生產企業開展技術性貿易措施培訓,幫助企業深入了解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發布的相關行業監測標準,及時規避生產風險,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