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1-23 14:36:08 中國物流與采購網

對此,行業專家學者、相關企業進行積極貫徹落實。在當前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必須把建設現代流通體系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來抓。同時,要從完善現代綜合運輸體系、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社會信用體系、應急物流體系等方面統籌推進硬件和軟件建設,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在此背景下,物流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加上國家針對加快推進“新基建”不斷出臺扶持政策,也為科技賦能的智慧物流業發展提供了巨大支持,其中網絡貨運的發展更是打破了物流行業中長期存在的多重壁壘。
網絡貨運需要破解信用難題
隨著國家扶持政策的不斷出臺,網絡貨運正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網絡貨運平臺依托互聯網模式運營及大數據分析、GPS定位、人工智能等技術,不僅能及時調度管理車輛,定位車輛,有效地將貨物送達所到地區。同時網絡貨運還能使物流企業進一步降低運輸成本,管理更智能化,成本更低,通過政府的政策扶持企業能更快速的發展,滿足物流客戶的需求,使貨主、司機、企業的利益更加透明化,系統化。
尤其是在疫情期間,網絡貨運平臺憑借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和利用大數據統一管理、統一調配,高效整合線下運力資源的優勢,在救援物資的運輸上發揮了極大的保障作用。需要關注的是,盡管網絡貨運在推動物流行業發展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相關平臺企業在快速的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難題。其中信用一直是物流供需雙方最關注的問題。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指出,物流業務的數字化、標準化、規范化是網絡貨運平臺最基本的特征,其中打造信用能力是網絡貨運作為新業態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這包括了兩個部分,一是對平臺上進行交易的企業或個體進行信用評價的能力,二是自身信用體系建設。
中儲智運創始人兼總工程師李敬泉教授認為,從物流行業供需兩端視角來看,物流供給端的供給與物流需求端的需求存在巨大錯位,物流行業需要一個能夠提供第三方服務的組織出現,以此解決兩端的需求問題,同時,因為物流行業信用缺失,尤其需要一個具備信用保障的、可實現線上運力交易的共享平臺。
事實上,在今年年初施行的《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就針對網絡貨運的安全管理提出了嚴格要求,這其中信用體系的建設對于網絡貨運平臺而言尤為重要。
不可否認,安全管理和風險管控是相關政府部門對網絡貨運平臺管理中最看重的方面,同時這也相應地對網絡貨運平臺的審核規范及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對平臺的抗風險能力是一種考驗。
打造第三方供應鏈信用堡壘
從宏觀角度而言,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體制、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正逐步成為市場建設的重中之重。貨車司機作為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人員流動性大、年齡偏高、互聯網接入度不足,而且對于這一群體的有效征信數據也不充分。通過網絡貨運這一核心場景,可以更加有效地補齊這一群體的相關征信數據。
此外,由于傳統物流行業的貨主與司機之間存在大量的中間環節,使得誠信運輸管理被解構至多個小而散的業態當中,久而久之導致司機與貨主之間長期缺乏信用背書。網絡貨運平臺對于信用體系的要求,不只是針對司機,對于貨主方同樣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信用安全大數據。
面對網絡貨運行業迫切的信用體系建設需求,一些具有前瞻性發展戰略眼光的平臺企業,在較早時候就已經開始高度重視審核規范及安全的重要性,并為此采取了多種有效的針對性措施,通過信用體系的推廣,用誠信加以約束,在促使司機和貨主的誠信度日見提升的同時,也有效地凈化了平臺內的服務環境。
比如,滿幫集團通過選取客戶基本資料、平臺交易服務質量、投訴糾紛產生情況、增值履約守信度四個維度建立了平臺信用體系大數據模型——梵高系統,為每個用戶進行更加精準細致的信用畫像。而中儲智運在加強審核機制建設的同時,也對信用體系的建立給予了更多關注,針對司機、貨主自主研發了“核桃信用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基于相應的指標維度分別構建了“司機信用模型”和“貨主信用模型”,為網絡貨運領域量身定制了全新信用評分體系,對物流行業金融產品的創新、平臺會員信用數據庫的建立,以及物流信用體系的健全具有重要意義。
在這其中,中儲智運在建立信用體系方面的措施及經驗,顯然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在針對平臺上進行交易的企業或個體進行信用評價的同時,中儲智運還通過精準大數據實現每一筆運單業務流、信息流、資金流、票據流、貨物軌跡流的“五流合一”,讓物流管理全程真實、合規。此外,其傾力打造的供應鏈公共服務平臺能夠為全行業不同場景下的應用,提供一個充分開放共享的基于第三方數據元的多維度大數據支持,并最終構建一個科學陽光的供應鏈信用堡壘。
需要強調的是,數據模型的建立不只是算法的研發,更需要大量真實物流數據的支撐,盡管各個平臺目前基本都擁有自己的網絡貨運信用體系算法,但是運力交易數據的維度、完整性、真實性實際上千差萬別,只有堅持規范化經營,累計了大量真實交易數據的平臺才能具有更大優勢。一個由第三方平臺根據貨物的真實流通數據形成的信用體系,將通過數字供應鏈體系建立覆蓋全行業的供應鏈物流信用堡壘,有力推進我國現代流通體系的建設和發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