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4-09 16:04:05 商務部網站

【高峰】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參加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今天我首先有一條信息需要向大家通報。
今年前兩個月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值7139.8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6%,服務出口表現明顯好于進口,貿易逆差減少,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占比提高。與2019年同期相比,服務進出口下降14.7%,其中出口增長14.7%,進口下降30.5%。按照美元計算,今年前兩個月服務進出口1103.5億美元,比2020年同期增長3.7%。其中,出口518.3億美元,增長31.1%;進口585.2億美元,下降12.5%。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服務出口同比增長超過20%。1—2月,我國服務出口3353.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9%;進口3786.3億元人民幣,下降18.6%。服務出口增幅大于進口40.5個百分點,帶動服務貿易逆差下降77.2%至432.8億元,同比減少1468.8億元。出口增長最快的領域是運輸,增幅達到了93.9%。
二是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占比提高。今年1—2月,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出口3241.6億元,增長17.2%,占服務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到了45.4%,提升了12.7個百分點。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1826.1億元,增長14.7%,占服務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4.5%;出口增長較快的領域是金融服務、保險服務、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同比分別增長48.4%、39.6%和30.2%。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口1415.4億元,增長20.6%,占服務進口總額的比重為37.4%;進口增長較快的領域是金融服務、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同比分別增長57.3%和32.2%。
三是旅行服務進出口大幅下降。新冠肺炎疫情對旅行服務進出口的影響仍在繼續。今年前兩個月,我國旅行服務進出口1280.9億元,下降50%,其中出口下降54.1%,進口下降49.6%,是導致今年服務進出口總體下降的主要因素。剔除旅行服務,今年1—2月我國服務進出口增長21.1%,其中出口增長29.1%,進口增長12.4%。
以上就是我需要向大家主動通報的信息,下面我愿意回答記者朋友們提出的問題。下面請提問。
【經濟日報記者】近日商務部等8個單位聯合印發了《關于開展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創建工作的通知》,商務部在近期是否還會出臺推動企業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方面的具體的支持政策?
【高峰】2018年以來,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開展了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工作,在全國確定了55個試點城市和258家試點企業,推動我國現代供應鏈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已經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近日,商務部與工業和信息化部等7個單位聯合印發了通知,正式啟動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創建工作,力爭用5年時間培育一批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示范城市和示范企業,促進我國供應鏈協同化、標準化、數字化、綠色化、全球化發展,著力構建產供銷有機銜接、內外貿有效貫通的現代供應鏈體系。近期,商務部將會同有關單位,從前期試點城市和試點企業中擇優確定首批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和示范企業。
我們希望通過示范工作,發揮帶動作用,實現供應鏈優勢培育取得新成效,效率效益得到新提高,安全穩定達到新水平,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商務部將會同相關單位,以此為契機,不斷優化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政策環境,及時推廣示范形成的先進模式和經驗,穩步提高我國的供應鏈現代化水平。謝謝!
【經濟參考報記者】目前,我國外貿延續了逆勢走高的態勢,交出了“淡季不淡”的成績單,您如何看待上述成績以及接下來的外貿發展勢頭?另外,根據國務院印發的《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分工的意見》,幾個相關部門要在4月底前出臺相關政策,落實優化調整進口稅收,增加優質產品和服務進口。請問商務部有什么具體的安排?
【高峰】去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黨中央、國務院及時決策部署,一系列超常規的穩外貿政策持續發力,為我國的外貿企業降成本、防風險、抓訂單、拓市場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政府、企業、行業的共同努力下,一季度中國外貿開局良好。這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結果。
從我們近期對2萬多家外貿企業問卷調查來看,目前企業在手訂單較去年有所改善,一半左右的企業認為減稅降費、出口退稅、貿易便利化水平提升等政策措施的獲得感較強。同時,企業也反映,今年全年外貿發展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存在疫情不確定性、國際產業鏈供應鏈不穩定性、國際環境復雜性等風險,微觀主體也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比如,海運運價在高位徘徊、運力不足,影響企業的接單;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生產成本的提高;部分地區用工難的情況仍然較為突出。我們將密切關注有關形勢的發展,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完善相關的貿易政策,在降本增效等方面繼續為企業助力,全力以赴推動進出口穩定發展,促進外貿穩中提質。
在積極擴大進口方面,商務部將繼續配合財政部等相關部門,優化調整進口稅收政策,推動增加優質產品和服務的進口。同時,我們將繼續發揮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的引領帶動作用,通過相關政策舉措,推動擴大先進技術、設備和服務的進口,支持改善民生相關產品的進口,支持發展進口新業態,優化進口產品的營銷模式,提高監管便利化水平,更好地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謝謝!
【鳳凰衛視記者】我們關注到據《美國之音》最近的報道,哈薩克斯坦當地反中國抗議活動一直在持續,近日再次爆發了新的反中國抗議行動,有批評人士稱中國有意把污染環境的生產企業轉移到哈薩克斯坦。請問商務部對此有何評論?
【高峰】我們注意到有關報道,據我們了解,所謂反中國的抗議活動,實際上是一小撮人的持續惡意炒作。所謂批評人士的言論,與事實不符,別有用心。
中哈是永久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哈薩克斯坦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首倡之地。近年來,中哈雙方共同努力,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廣泛惠及兩國人民。去年,兩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雙邊貿易平穩發展,據哈方統計,雙邊貿易額實現正增長4%。據中方統計,今年1—2月,中哈雙邊貿易增長20%,復蘇的勢頭強勁。哈薩克斯坦的面粉、亞麻籽、駝奶粉等優質綠色農產品已經走進了中國的千家萬戶。2020年,經過哈薩克斯坦開行的中歐班列近萬列,哈薩克斯坦已經成為連通歐亞的樞紐。截至2020年底,中國對哈薩克斯坦全行業直接投資存量為78.31億美元,為當地的就業和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以新能源、生態農業、醫療等為代表的綠色經濟合作穩步推進,比如,哈薩克斯坦江布爾州100兆瓦風電站成功并網發電,可幫助當地減排二氧化硫1000多噸、二氧化碳近30萬噸。
中方將繼續秉承親誠惠容的理念,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與哈薩克斯坦一道共同努力,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讓雙邊合作的成果澆灌“一帶一路”肥沃的土地,惠及“一帶一路”的廣大人民。謝謝!
【俄通塔斯社記者】第一個問題,據了解,今年博鰲亞洲論壇4月在海南舉行,這個論壇商務部會不會派自己的代表參加?如果商務部的代表去海南的話,希望討論哪些問題,出席哪些活動?第二個問題,關于商務部對博鰲亞洲論壇的影響力的立場,今年博鰲亞洲論壇20周年,商務部對它在世界的影響力有什么評價,它在經貿領域有什么特別的影響力嗎?
【高峰】我一并作一回應。博鰲亞洲論壇自成立以來,已經成為凝聚各方共識,推動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共同發展、解決亞洲和全球性問題的一個重要的平臺。
今年是論壇成立20周年,商務部將繼續積極參與并支持論壇的各項工作,認真聽取各國工商界對中國經貿發展的意見建議,推動亞洲及世界各國經貿政策和發展實踐的交流互鑒,共商攜手戰勝疫情、完善全球治理、振興世界經濟的“博鰲方案”。謝謝!
【國際商報記者】我們看到近日第三批自貿試驗區中,有關自貿試驗區亮出了掛牌成立4周年的成績單,想請問第三批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4周年以來整體建設成效如何?
【高峰】2017年4月掛牌的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這7個自貿試驗區已經成立滿4年。4年來,這些自貿試驗區銳意進取、勇于突破,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截至目前,7個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確定的1055項試點任務已基本實施,累計向全國復制推廣了150多項制度創新的成果,7省市向自貿試驗區下放了1100多項省級權限,有效發揮了改革開放“試驗田”的作用,也實現了在更大范圍進行改革創新實踐和探索、進一步推動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的設立初衷。
從整體建設的成效來看,7個自貿試驗區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立足各自的戰略定位和特色優勢,在提高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進“放管服”改革、聚焦優勢產業鏈開放發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比如,遼寧自貿試驗區在國資國企改革、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浙江自貿試驗區聚焦油氣全產業鏈開放發展,已集聚油氣企業7500多家,2020年船用燃料油供應同比增長了15.1%,油氣吞吐量達到了1.27億噸;河南自貿試驗區推動空中、陸上、網上、海上四條絲路建設全面展開,2020年跨境電商交易額達到了1745億元,同比增長了10.4%;湖北自貿試驗區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大力推動生物醫藥等新興行業產品出口,2020年外貿同比增長了3.1%;重慶、四川自貿試驗區聯合推動多式聯運“一單制”改革,推進鐵路運單物權化創新,探索陸上貿易的新規則;陜西自貿試驗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流日益密切,積極促進貿易暢通、文化溝通、民心相通。
下一步,商務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積極支持自貿試驗區立足戰略定位和特色優勢深入開展制度創新,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促進國內國際市場相通、產業相融、創新相促、規則相連的良性循環,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探索路徑、積累經驗,作出新的貢獻。
我們也歡迎各位媒體朋友有機會去自貿試驗區走一走、看一看,發現更多創新發展、敢為人先的生動實踐。謝謝!
【深圳衛視記者】目前,英國呼吁七國集團重審國際貿易規則,并對中國實行更加強硬的貿易政策,英國國際貿易大臣伊麗莎白·特拉斯在G7貿易部長會議前表示,需要重新審視世貿組織的工作,尤其是世貿組織對中國的立場,她認為中國仍然像過去一樣被認定為發展中國家并享受世貿組織的優惠是不正確的。請問商務部有怎樣的評論?
【高峰】關于中國在世貿組織中的發展中成員地位問題,中方已經多次表明,中國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愿意根據權利和義務平衡原則,在世貿組織中作出與自身能力相符的貢獻。
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全面履行加入承諾,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中國積極參與了世貿組織的《貿易便利化協定》、《信息技術協定》擴圍協議等相關的談判,為促進全球貿易發展、增進各國民眾福祉作出了積極貢獻。
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始終與發展中成員站在一起,維護廣大發展中成員的利益,作出更多與自身能力相符的貢獻。謝謝!
【香港電臺記者】能否介紹一下3月消費市場情況以及剛過去的清明節假期零售、餐飲等消費的情況?比去年清明節假期有什么變化?
【高峰】從目前來看,3月份我國消費市場繼續保持恢復性增長態勢,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較上月明顯提高,住宿、居民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已回升至景氣區間。我們正在對有關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有關的情況我們將及時發布。
從清明節消費市場來看,在春日換季、打折促銷等帶動下,一些商品比如鮮花綠植、服裝鞋帽、金銀珠寶等銷售增長明顯。比如天津、上海、江蘇、重慶重點監測的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77%、55%、45%和40%。一些花卉市場的鮮花銷售成倍增長,一些商貿企業的國產品牌服務銷售同比增長了4—5成;有的電商平臺金銀珠寶日均銷售額同比增長了兩成以上。節日期間,各地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豬肉、蔬菜、雞蛋等價格穩中有降。居民出行的意愿強烈,返鄉探親、踏青旅游、餐飲消費等引領主流。銀聯商務調查的餐飲企業日均銷售額同比增長了59.9%,部分線上平臺數據顯示,節日前兩天北京、上海周邊的住宿日均訂單量比節前一周分別增長了約53%和30%。四川的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的入館人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倍。謝謝!
【環球時報英文版記者】近日,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公布的2020年網絡零售市場發展報告中提到,2021年電子商務法治建設將進一步深入,特別是對數據安全、不正當競爭等方面的規范將繼續強化,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也將更加完善,請問商務部具體將會采取哪些措施?如何推動電商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高峰】對于電子商務的發展,我們始終堅持發展與規范并舉、創新與安全并重。在推動電子商務健康發展方面,2021年,我們將重點開展以下工作: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會同相關部門做好電子商務“十四五”發展規劃的相關制定工作,圍繞高質量發展,統籌推進創新、升級、規范、安全等相關工作。二是完善制度建設,積極會同相關部門推動電子商務領域法律法規的制修訂工作,健全電子商務的法律體系。加快B2C電子商務平臺、直播電商等相關行業標準的制定,引導電子商務企業規范經營行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三是推進電子商務的誠信建設,積極推進《電子商務企業誠信檔案評價規范》的實施,推動市場主體參與信用建設,依托全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開展誠信經營的承諾,建立誠信檔案,公開信用信息。謝謝!
【彭博新聞社記者】有預測稱全球貿易今年將增長9%左右,您是否對中國的外貿有一些相關的預測?還有商務部近期是否有打算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美國商務部進行溝通?
【高峰】關于你的第一個問題,剛才我已經作了介紹,根據企業的反映,從今年的情況看,前兩個月企業在手訂單跟去年相比有所改善。但是,企業也面臨著一些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我們將密切關注外貿形勢發展,努力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與相關部門一道,同企業共同努力,全力以赴推動今年中國外貿穩定發展,促進外貿穩中提質。
關于你提到的第二個問題,我在上周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已經作出了回應,目前我沒有更新的信息。謝謝!
【高峰】大家還有沒有問題?如果沒有問題,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