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4-12 09:33:06 中國新聞網

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是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力之舉。聚焦浙江,自2019年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以來,該省已累計獲批22個示范縣,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的農村現代市場體系初步形成,成為全國電子商務生態鏈最完整、最活躍的地區之一,示范成效逐步凸顯。
記者11日從浙江省商務廳獲悉,其近期對第一批9個示范縣開展績效綜合評價的結果顯示,隨著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全面展開,浙江農村電商工作在物流保障、公共服務、模式創新、人才培養等多方面探索形成一批“浙江經驗”。
據悉,浙江探索形成了包括構建便捷化農村物流保障體系、打造普惠化公共服務體系、培育集群化的示范帶動體系、完善多元化人才培育體系、多途徑暢通農產品上行渠道、建設農產品品控溯源體系和探索電商精準助農興農模式在內的“浙江經驗”。
在構建便捷化農村物流保障體系方面,該省加強交通、運輸、電商、快遞等相關農村物流服務網絡和設施的共享銜接,積極構建以縣城為中轉、村級服務點為基礎、到戶配送為終端的城鄉一體綜合配送體系,打通農村電子商務“最后一公里”。
例如,金華永康市提升改造市鎮村三級物流體系,以“智慧化、普惠化”為要求改造物流末端配送站點,打通“最后一公里”。永康現有縣級物流配送中心2個,鎮級服務站16個,村級服務站402個,行政村物流配送覆蓋率達100%。從嘉興桐鄉市來看,通過構建商貿配送物流體系,建設智慧物流、冷鏈物流體系降本增效,其設立了76個物流服務站點,搭建輻射桐鄉全域的配送服務網格體系。
同時,浙江打造普惠化公共服務體系,普遍建立了集業務培訓、技術指導、貨源對接等功能為一體的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并制訂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電商扶持政策,營造良好的電商發展環境。以杭州市淳安縣為例,該縣提供全方位的電商公共服務,引導農民把“非標”、分散、季節性的農產品變成能夠上網銷售、快遞到家的“網貨”,把山里的“土貨”變成優質的“網貨”。
記者了解到,浙江還注重培育集群化的示范帶動體系,大力培育一批產業系統健全、成長性好、集聚輻射力和創新競爭力強的農村電商龍頭企業,并充分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延長農村電商供應鏈。依托行業龍頭主體,嘉興海寧市通過B2B貿易,帶動500多家農戶種植適銷對路的鮮花品種,實現貨源保障,助力農民增收。目前,300多家農戶種植200多個鮮花品種,每年為農民增收1500多萬元人民幣。
浙江亦重視人才培養,通過采取政策優惠引才、專場招聘攬才、技能培訓造才、主題活動留才等方式,不斷充實電商人才隊伍。在麗水市縉云縣,面向不同人群開展的電商普及培訓、電商創業培訓、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升級培訓等多種針對性培訓頻繁舉行。2020年以來,該縣已開展直播短視頻、攝影及后期等系列培訓10場以上,共計培訓四百余人。
此外,浙江還建設了農產品品控溯源體系,使農產品質量更趨標準化,包括利用新興技術,全程實時把關農產品質量;結合本地特色農產品,因地制宜建立一系列標準化體系。如淳安縣打造電商農產品標準化及溯源應用,綜合運用條碼識別、二維碼等多種網絡技術,建立產品認證和防偽標識系統。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