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5-08 09:34:47 證券日報

主持人孫華:5月7日,2021年4月下旬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變動數據和2021年1月份至3月份我國服務貿易總體數據出爐,總體來看,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開局良好。今日本報圍繞大宗商品的價格變動情況和服務貿易進出口數據采訪專家學者做進一步解讀。
5月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據對全國流通領域9大類50種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的監測顯示,2021年4月下旬與4月中旬相比,螺紋鋼、電解銅、苯乙烯、汽油、焦炭豆粕、農藥、天然橡膠等34種產品價格上漲,12種下降,4種持平。專家表示,受到供給端收縮影響而大幅漲價的大宗商品短期內仍將趨勢性上漲,建議更多通過增加供給的方式對沖。
多因素推動漲價
今年以來,煤炭、鋼鐵、有色、石化等行業的主要產品價格延續去年年底上漲的態勢,呈現快速上漲趨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下旬與4月中旬相比,價格漲幅最高的是焦炭(二級冶金焦),每噸漲176.7元,上漲9.1%;其次是苯乙烯(一級品),每噸漲791.3元,上漲8.5%。
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分析師羅志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雖然本輪國內大宗商品上漲受到流動性充裕和需求復蘇的推動,但年初以來大宗商品持續暴漲的根本原因在于供給端的收縮。
“具體來看,一是疫情長尾效應直接沖擊生產及運輸,如近期智利、巴西、印度疫情反復,一方面使得全球交通航運持續受到干擾。另一方面對全球大宗商品產生供給沖擊,并使得大宗商品價格對需求的變動更為敏感;二是國內為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承諾以及執行環保要求,鋼鐵等高耗能、高碳排放量的行業開啟去產能‘回頭看’,執行態度及力度都相對較強,工信部提出今年鋼鐵產量要負增長;三是全球經貿再平衡加劇大宗商品上漲的復雜性。2020年受疫情沖擊以及全球性貿易摩擦引發各國對產業鏈安全性的重視,各國正出臺各類政策加速產業回流、限制原材料出口,進一步擾動全球生產的恢復。”羅志恒說。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中國工業生產迅速回復,工業產能得以集中釋放,導致原料供應與需求之間產生短暫失衡,進而形成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漲,推動了大宗商品價格普漲現象。另外,由于大宗商品具有金融屬性,而目前寬松的貨幣政策、全球經濟預期向好等因素為金融市場利用期貨交易進行炒作提供了溫床,這也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
相關上市公司受益
隨著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相關上市公司受益。如,首鋼股份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9.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428.16%。公司稱主要受鋼材價格上漲所致。
宋向清認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受益的上市公司主要是資源類上游企業,即大宗商品生產和運行類企業,這類企業因大宗商品價格上升,利潤空間增加。但是多數實體經濟因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成本將會增加,從而壓縮利潤空間。
談及大宗商品價格走高對A股市場的影響,羅志恒認為,歷史上股市均先于大宗商品6個月至8個月開啟上漲周期,同時領先于大宗商品見頂回落,因此,在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時期表現為先漲后跌。具體分行業看,采掘、有色金屬、鋼鐵等與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直接相關的行業漲幅較高,同時受利率邊際上行影響,銀行板塊漲幅也位居前列。
“近期大宗商品價格走高,預計A股將進入震蕩階段。伴隨全球流動性見頂,利率中樞緩慢抬升,利空前期高估值抱團股票,股價更多的是盈利分子端與利率分母端賽跑。預計采掘、有色金屬、鋼鐵、銀行等順周期、低估值板塊跑贏大盤?!绷_志恒說。
價格全面持續上漲動能不足
“總體來看,大宗商品牛市尚未結束,但大宗商品價格全面持續上漲動能有限,不同品種走勢將分化?!绷_志恒說,前期受到流動性推動的部分大宗商品上漲動能有限,受到供給端收縮影響,而大幅漲價的大宗商品短期內仍將趨勢性上漲,但斜率或將放緩。
宋向清表示,由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并沒有完全得到遏制,世界經濟復蘇還存在不確定性,大宗商品供需兩端失衡狀態的修復和調整仍具有較大變數,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的基礎和動能不足,預計這輪上漲不具有長期性和可持續性,且其維持上升狀態的長短,會隨主要經濟體財政對實體經濟扶持的強度變化而出現震蕩和反復。
羅志恒認為,穩定大宗商品價格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應該更多地通過增加供給的方式避免大宗商品持續上漲擠壓制造業利潤以及滯脹風險。建議通過技術進步、大力發展低碳產業,有序地、可持續地替換高碳產業。同時,可通過大幅增加進口、降低進口稅等方式增加國內大宗商品供給。此外,從短期來看,應加快兼并重組以提高鋼鐵行業集中度、組建采購聯盟提高議價能力、提高廢鋼利用比例增加國內供應。從長期來看,需要在海外建立長期高效的穩定鐵礦石基地,增加權益礦對華供應,改變當前部分國家壟斷鐵礦石供應的格局。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