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6-22 14:38:47 經濟參考報

隨著“天豐509”輪上12噸鋁礬土在山東港口東營港廣利港區通用碼頭被抓起,由山東港口自主研發的全球首臺自動化門機正式投入干散貨作業。
這是山東港口在智慧港口建設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據了解,山東港口渤海灣港緊密結合港口大宗干散貨生產作業的實際需要成立攻關團隊,聯合有關科研機構歷時8個月,全方位深度融合工業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自動控制和智能識別等技術,攻克三維激光掃描、電子防搖、視頻AI等多項技術難關,在全球率先研發成功自動化門機。
山東港口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投用的山東港口自動化門機,通過智能算法實現門機抓斗自動防搖,確保抓斗平穩、精準抓取物料,筑牢了本質安全的“銅墻鐵壁”;通過高精度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實時選取最佳取料點和落料點進行裝卸作業;研發門機協同作業系統,動態檢測相鄰門機的臂架和抓斗實時位置,實現門機最優作業路徑規劃;搭建綜合安防系統,實現人機分離和關鍵部位故障預警,極大改善了作業環境。
與傳統門機的人工操作模式相比,自動化門機優勢明顯。門機自動化改造后,比人工操作更為精準,杜絕了因人工操作疏忽造成的機損和船損,同時減少了現場作業人員,港口安全水平明顯提升;單斗循環時間達到了人工作業平均水平,且每斗抓取比更高,裝卸作業效率更穩定;司機從高強度的現場操作,變為在中控室自動模式下的遠程監護和故障模式下的遠程操控,工作環境大幅改善,勞動強度明顯降低;每條作業線可減少人員60%以上,有效降低了港口運營成本。
山東港口自動化門機2021年4月試運行以來,經過了18艘次、72小時的作業實績檢驗,其自動化干散貨作業的高效精準性得到有效驗證,在國內外開創性實現了門機作業自動化的先河。
近年來,山東港口的集裝箱岸橋、場橋和礦石卸船機、堆取料等碼頭裝卸設備均已實現自動化技術突破。此次攻克門機自動化難題,意味著山東港口完成了港口作業全系列主要裝卸設備自動化升級的技術攻關,在智慧港口建設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