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3-03 13:46:40 新華社

金融業如何支持實體經濟穩增長?普惠金融發展要從哪些方面著力?當前金融風險形勢怎樣?在2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以及五家銀行保險機構負責人進行了詳細解答。
有力支持國民經濟恢復穩健增長
據郭樹清介紹,2021年人民幣貸款新增近20萬億元,銀行保險機構新增債券投資7.7萬億元。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近30%,科研技術貸款增長28.9%,綠色信貸增長21%。全年保險業賠付增長14.1%。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金融業如何支持實體經濟穩增長?郭樹清表示,要更有針對性地支持擴大消費、擴大投資,首先要支持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特別是處于困難狀態的中小微企業。“小微企業、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綠色發展,這些都是我們的薄弱環節,都需要金融繼續給予大力支持。”
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陳四清表示,2021年,工商銀行各項貸款增量創下新高,重點投向實體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近三年,工商銀行新增制造業貸款分別超過1000億元、2000億元和3000億元。‘十四五’期間,我們力爭制造業貸款余額突破3萬億元。”陳四清說。
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胡曉煉表示,要為外貿企業加大金融資源配置,使外貿企業發展所需資金盡可能得到滿足?!爸行∥⑼赓Q企業對我國的出口貢獻度非常大,我們正在用金融科技的辦法,精準篩選有出口實際,且有一定出口競爭力的外貿小微企業作為支持對象?!?/p>
引領普惠金融開拓新局面
據郭樹清介紹,近四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增速超過25%,貸款利率累計下降超過2個百分點。線上保險、數字信貸等創新產品加快發展,普惠金融覆蓋面和精準度顯著提高。
“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區域擴大到全國范圍,養老理財產品試點擴大到‘十地十機構’,養老儲蓄試點即將啟動,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商業養老金業務也正在抓緊籌備?!惫鶚淝逭f。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黨委書記白濤表示,中國人壽目前為全社會提供的風險保障額度接近540萬億元,累計服務客戶超過8億人。
“大病保險方面,我們做了210多個項目,為3億5千萬個城鄉居民提供服務,與3萬多家醫院進行‘一站式’對接,逐步解決異地看病結算難的問題。”白濤表示,將全面加強能力建設,進一步發揮好保險的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全力服務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的保費占到集團總保費的23%,我們創新推出港珠澳大橋跨境車輛保險,建立了粵港澳三地通保通賠的機制。另外還推出了大灣區的專屬重疾保險、跨境醫療保險,為大灣區居民提供保險服務?!敝袊奖kU集團董事長王思東表示。
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表示,建設銀行努力打造住房租賃平臺,希望通過金融的支持,滿足不同群體的住房租賃需要,目前平臺已經覆蓋到全國300多個城市。
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郭樹清表示,2021年,重點領域風險持續得到控制,宏觀杠桿率下降大約8個百分點,金融體系內的資產擴張恢復到較低水平。
據他介紹,從2017年到2021年,五年拆解高風險影子銀行25萬億元,處置不良資產約12萬億元。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狀況趨于改善,房地產泡沫化金融化勢頭得到根本扭轉。一批高風險企業和違法違規金融機構得到有序處置。P2P網貸機構全部停止運營,未兌付的借貸余額壓降到4900億元。
針對市場關心的螞蟻集團等互聯網平臺企業的整改問題,郭樹清表示,整改總體進展比較順利。
“這些平臺開展的金融業務,因為有一定創新性,過去沒有納入監管,現在正逐步納入監管。在整改過程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包括企業、管理部門對這些產品的認定或鑒定,比如個人信息、個人隱私保護問題,企業信息、商業秘密保護問題,涉及很多方面,非常復雜,但總體上我們有充分信心把整改做好?!惫鶚淝逭f。
針對有關國家近期出臺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郭樹清表示,不贊成單邊發起的金融制裁?!拔覀儾粫⒓舆@樣的制裁,而且我們和相關各方繼續保持正常的經貿往來和金融往來。就制裁對中國經濟金融的影響,現在看來還不是太明顯,還需要觀察,但總體上將來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因為我們的經濟和金融都非常穩健,韌性很強。”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