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4-11 12:10:54 德鐵信可

當前,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各行各業的共識,作為供應鏈中重要一環的物流貨運業也在不斷探索創新途徑,踐行節能低碳的可持續發展之路。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也對綠色低碳發展進行了新的部署,要求有序推進碳達峰及碳中和工作。
德鐵信可作為全球綜合物流服務的領軍者之一,已率先攜手國際合作伙伴在海運及空運等多領域合作開展減排行動,以自身專業經驗和創新優勢打造物流綠色供應鏈,助力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凈零排放海運,推動綠色供應鏈發展
2022年2月,德鐵信可宣布與達飛集團CMA CGM合作,攜手提供綠色海運拼箱服務。德鐵信可與后者簽訂了超2500噸的生物燃料采購合同。該項合作約將減少總計7,000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排放。生物燃料是實現低碳運輸的主要解決方案之一,它由可回收的植物油或食用油等生產制成,無需對基礎設施或供應鏈進行調整,即可被用于物流運輸的常規運營。此次合作使德鐵信可得以在拼箱運輸上實現凈零碳排放,這不僅減少了海洋運輸的環境足跡,也標志著向脫碳海洋運輸的目標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可持續航空燃料,實現航運業碳中和
2022年3月,德鐵信可宣布與德國漢莎貨運航空公司延續合作,繼續執飛在上海至法蘭克福兩地間開通的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的定期貨運航班。此合作最早始于2020年11月,在商業航空領域尚屬首例,截至2022年3月底雙方已實現第100架次的碳中和航班的聯合執飛。
可持續航空燃料是由可再生的廢物和殘渣原料產出,通過使用SAF,完全避免了航班以往使用常規煤油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發動機燃燒SAF釋放的二氧化碳替代了由生產SAF的植物在光合作用階段從大氣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而燃料加工和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通過可持續的補償項目完全抵消,這確保了航班實現100%溫室氣體凈零排放。
這一有關綠色物流的聯合飛行計劃將至少延續到2022年10月。通過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和補償項目低消,預計將再節省21,000噸二氧化碳。這一定期包機,對脫碳航空貨運的發展具有顯著貢獻。值得一提的是,德鐵信可的客戶可將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節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比例計入其碳足跡中。
德鐵信可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Vishal Sharma表示:“當前,中國日益重視聚焦‘雙碳’目標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我們相信這一趨勢將推動中國物流服務的發展和業務需求帶來改變,使低碳綠色發展成為必經之路。德鐵信可作為全球領先的綜合物流服務供應商之一,希望以全面的物流和全球供應鏈解決方案,助力大中華區的客戶采用更加綠色低碳的運輸方式。我們以此為目標,不斷推出綠色低碳產品、推進實現‘雙碳’目標,為大中華區的物流服務業乃至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