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Escher Group發布年度全球郵政業發展報告《郵政的未來》

發布時間:2022-08-15 14:09:07 中國郵政快遞報

“2021年,郵政業適應并克服了全球變革,2022年行業又面臨著新的挑戰,需要重新定義‘常態’。”近日,全球郵政和寄遞業解決方案供應商Escher Group在新發布的第五份年度郵政業發展報告《郵政的未來》中指出,“2021年,全球55%的受訪郵政企業實現了收入增長,比2020年增加36%,42%的企業實現了盈利,2020年這一比例為24%。”該報告內容基于今年2月和3月對全球91個全國郵政運營商的284名受訪者進行的調研采訪,對郵政業如何適應行業挑戰,運營商的關鍵投資領域以及自動化和未來網絡規劃等問題進行了研究。

電商集中發貨 快件派送大增

疫情全球暴發已持續2年多,雖然最嚴重的時期似乎已經過去,但其影響仍未消除。萬國郵聯在其“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和郵政部門”報告(2020年發布)中表示,自疫情暴發以來,全球所有郵件類別(信件、包裹和快遞)的跨境交換下降21%。電子商務仍在增長,但增速放緩,隨著經濟的重新開放以及人們逐步適應疫情前的日常生活,新的消費者行為正在形成。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依然存在、全球供應鏈緊張、東歐沖突等因素給郵政業帶來了挑戰和困難。

調查顯示,疫情對郵政運營商產生了諸多影響。72%的郵政企業表示面臨電子商務包裹業務量增加和處理能力受限的挑戰(去年這一數字為84%)。63%的郵政企業指出跨境運輸面臨挑戰,去年這一比例為73%。12%的郵政企業提到疫情導致雜貨商品的配送量大增。電商的發展自然也會造成退換貨的增多,但報告指出只有10%受訪郵政企業表示退貨是疫情造成的主要影響之一。

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放松和全球經濟逐步恢復,人們回到勞動崗位。因電商集中發貨,郵政運營商不得不調整送貨到家方式,這將加劇末端派送人員短缺的問題,32%的受訪郵政企業表示派送人手不足。

盡管如此,55%的受訪郵政企業表示2021年實現了收入增長,去年這個比例為36%,42%的企業表示利潤實現增長,去年只有24%的受訪企業利潤增長。這說明,郵政企業過去1年都在適應調整,面對挑戰,大部分企業都在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投資策略出爐 多國瞄準末端

展望未來1~3年,郵政企業將投資于技術和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無縫的可信賴的寄遞服務。在郵政企業的投資重點中,41%的受訪者表示“最后一英里”交付是其優先任務,37%認為是數字化轉型,34%表示客戶體驗是關鍵投資領域。盡管現在全球對跨境寄遞的監管更加嚴格,但跨境電子商務(26%)仍被郵政運營商視為可靠的投資機會。

從不同地域來看,位于歐洲、中東和非洲國家(EMEA)的投資重點與其他地區有所不同。例如,“最后一英里”交付和數字化轉型是EMEA的關鍵投資領域,而客戶體驗和“最后一英里”交付則被EMEA地區之外的其他地區認為是更好的投資機會。絕大多數郵政企業(83%)認為電子商務是未來5年內最有可能影響該行業發展的領域,其中37%的企業認為移動技術對該領域影響很大,24%認為自動化影響深遠。

金融服務領域的表現今年首次進入上述報告研究范圍,郵政匯兌和賬單支付服務成為當前受訪郵政企業提供的主要服務,其他還有政府福利、國內國際匯款等服務。

優化投遞路徑 持續降本增效

對于郵政企業來說,電商仍是最大的發展驅動因素。包裹業務量的增加也給郵政企業造成壓力,37%的受訪企業表示加速了交付網絡擴張戰略,尤其是加大對新倉庫或樞紐的投資。只有14%的企業擴大了零售網絡,這可能與疫情期間到家快遞之外的需求下降有關。為了削弱對送貨到家的依賴,郵政企業采取措施降低零售業務成本,如提高勞動力管理水平、推出自助服務解決方案和設立新的收寄點,其他措施包括合并/減少郵局數量,縮短營業時間和減少外包。

在交付方面,郵政企業降低成本的主要措施包括優化“最后一英里”路徑(51%)、勞動力管理(46%)、自動化(43%)、運輸優化資源和方式(36%)和增加快遞柜網絡布局(32%)。

一方面是降本,另一方面是增效。郵政企業在業務開展中盡量做到利潤最大化。從派送角度來看,61%的企業表示基礎設施建設是優先戰略,其次是零售活動和自動化改造。

展望未來,郵政企業認為主要的增收途徑首先是電子商務,其次是第三方物流、政府服務和金融服務。


相關閱讀

首頁